首页> 中文学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6h】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肾脏疾病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发病、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的相关性。 方法 研究对象为天津市儿童医院2008年9月~2009年1月收治的60例PNS患儿,以6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采用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I/D)基因多态性,同时检测PNS患儿血压、肾功能、血脂、尿酸、血浆白蛋白、IgE、尿蛋白定量等,并记录激素治疗反应,随访转归情况。 结果 1.PNS组中DD基因型患儿23例(38.3%),D等位基因频率55.0%,对照组中DD基因型儿童16例(26.7%),D等位基因频率50,8%,PNS组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0例PNS患儿中激素敏感45例,激素耐药15例,激素敏感组与对照组比较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7;P=0,661);激素耐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11);激素敏感组与耐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6)。 3.60例PNS患儿中复发组患儿35例,非复发组患儿25例,复发组DD基因型比例及D等位基因频率(40.0%、58.6%)均高于非复发组(36.0%、50.0%),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勤复发组8例,非勤复发组5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PNS患儿中单纯型49例,其中DD基因型18例(36.7%),D等位基因频率55.1%;肾炎型11例,其中DD基因型5例(45.5%),D等位基因频率54.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PNS患儿中单高Tcho组与高Tcho+TG组比较,以及两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基因型分布及D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6.PNS患儿中IgE增高组19例,IgE正常组41例,两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ACE基因DD、ID、及II三种基因型患儿之间比较,其发病年龄不同,II型发病年龄最早,其中位数年龄为2.25岁,DD型发病年龄最晚,中位数年龄为6.0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0)。 8.ACE基因三种不同基因型患儿血清肌酐水平比较显示DD型肌酐均值最高,II型均值最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 9.ACE基因三种不同基因型患儿之间尿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及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ACE基因DD型可能与PNS患儿激素耐药的发生有关。 2.ACE基因D等位基因可能与PNS患儿合并肾功能减退有关,对于DD型患儿,临床需密切监测患儿肾功能动态变化,并避免可能造成肾功能损伤的各种诱因。 3.不同基因型PNS患儿发病年龄不同,II型发病年龄最小,DD型发病年龄最大,对于发病年龄较大的患儿需警惕激素耐药的可能。 4.ACE基因多态性与PNS患儿的发病、临床分型、尿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IgE、血脂、尿酸、反复与否均无明显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