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与电生理介入技术相关的心房解剖标志的64排CT特征的初步研究
【6h】

与电生理介入技术相关的心房解剖标志的64排CT特征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右心房内及房间隔与电生理介入技术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的64排CT特征。
   材料与方法:①收集2009年2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行64排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TCA)的100例连续受检者(男性5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58.4岁±11.7岁,范围:33岁~85岁)的影像学资料,使用GEADW4.4高级工作站观察右心房内与心律失常及其射频消融治疗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特征,并测量相关参数。在短轴位图像显示界嵴自上腔静脉(SVG)延伸至下腔静脉(IVC),自SVG口右侧缘至IVC口右侧缘画一连线,并经过该连线的中点做垂线与界嵴相交,相交点即为射频消融治疗“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改良界嵴旁窦房结的靶点。在该层面测量SVC口右侧缘与IVC口右侧缘连线的长度,垂线的长度,以及分别测量SVC右侧缘和IVC口右侧缘与消融靶点的距离。在相同层面上放大图像,测量靶点处界峭厚度。在心动周期75%时相(心室舒张期)测量三个不同水平(隔峡、中央峡、外侧峡)下腔静脉三尖瓣峡(CTI)的长度及中央峡的深度。其中24例受检者(男性1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1.8岁±9.7岁,范围40岁~79岁)还测量了0%(心房收缩期)、35%(心室收缩期)时相的CTI长度及中央峡深度。中央峡的深度分为平直(≤3mm),凹陷(>3mm,≤5mm)和囊袋样(>5mm)三种类型。分别测量使用短轴位和四腔心层面测量thebesian瓣下窦的深度和eustachian嵴的厚度。
   ②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在本院行64排CTCA的201例连续受检者(男性122例,女性79例;平均年龄58.05岁±10.59岁,范围16岁~86岁)的影像学资料,使用GEADW4.4高级工作站观察与卵圆孔未闭相关的房间隔解剖学特征,并测量卵圆孔未闭(PFO)通道的长度和直径,观察房间隔膨出瘤(ASA)是否存在,并测量PFO分流的长度。分流按照长度分为1级,≤1cm;2级,>1cm,≤2cm;3级,>3cm。
   结果:①SVC口右侧缘和IVC口右侧缘之间的平均距离48.9mm±6.9mm;SVC口右侧缘和IVC口右侧缘连线中点至消融靶点的平均垂直距离37.9mm±5.6mm;SVC口右侧缘和IVC口右侧缘至消融靶点的平均距离分别分28.3nun±5.2mm和28.6mm±5.9mm;界嵴平均厚度3.8mm±1.8mm。隔旁峡平均长度16.2mm±3.2mm;隔峡平均长度9.8mm±2.6mm;中央峡平均长度19.5mm±4.4mm,中央峡平均深度7.3mm±3.1mm,中央峡深度>5mm者72例;外侧峡的平均长度24.8mm±4.8mm。隔峡长度短于隔旁峡,隔旁峡长度短于中央峡,中央峡长度短于外侧峡(p<0.05)。CTI的长度在心房收缩期最短,收室收缩期最长。100例患者中,eustachian嵴/环的形态呈结节样见于31%患者(31/100),明显的Eustachian环起自Eustachian嵴见于22%患者(22/100)。100例患者中,thebesian瓣下窦深度>5mm者见于54%患者(54/100),平均深度为7.90mm±2.68mm。
   ②游离盖膜见于80例受检者(总样本39.80%),其中63例开口于右房(游离盖膜组的78.75%,总样本31.34%),左向右分流见于52例受检者(总样本25.87%1,1级18例,占所有左向右分流受检者34.62%;2级25例,48.08%13级4例,7.69%。有分流受检者游离盖膜长度6.77mm±3.97mm,明显短于无分流组的10.01mm±5.17mm(p<0.05)。盖膜长度短于6mm的受检者(n=29),24例(82.76%)可见分流。房间隔膨出瘤(ASA)见于10例受检者,其中8例可见左向右分流(8%)。
   结论:64排CI可清晰显示右心房内及房间隔与电生理介入技术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的特征,能够为制定电生理介入手术计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