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良法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建立及自然转归的实验研究
【6h】

改良法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建立及自然转归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改良的实验方法,建立稳定、高效的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并探讨硬膜下血肿自然转归过程中的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本实验共采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50只,分别用两种不同造模方法建立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传统造模法共取25只,进一步分为对照组5只,实验组20只,传统造模法采用去除颅骨开骨窗、显微镜下操作切开硬膜置入注血针头并封胶固定,一次性注入非抗凝自体血300微升,造模后第2天、6天分别处死10只;处死大鼠后取颅内组织行HE染色形态学观测。
   改良造模法共取大鼠125只,进一步分为对照组5只,实验组120只,采用磨钻开骨窗、颅骨内嵌入聚乙烯塑料软管的方法一次性硬膜下注入非抗凝自体血300微升,建立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分别于模型制备前、后对各组实验动物进行行为学评分,同时应用核磁成像技术动态观察血肿转归情况与脑皮质损伤程度,于造模后第2天、4天、6天、8天、10天和14天各处死20只,分别应用HE病理染色观察血肿、血肿周围新生包膜组织以及脑皮质的病理学改变;CD31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肿新生包膜内的新生血管数量及结构特征;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血肿新生包膜及包膜内新生血管情况。
   结果:采用传统造模方法进行模型制备的平均成功率为15.00%(3/20只),失败率55.00%(11/20只),死亡率30.00%(6/20只),改良造模方法进行模型制备的平均成功率为73.33%(88/120只),失败率11.67%(14/120只),死亡率15.00%(18/120只)。模型制备成功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HE染色、CD3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及MRI影像学观测时,可见血肿位于硬膜下腔,血肿下脑皮质局部形成缺血、水肿损伤灶;血肿周围可见新生血肿包膜包裹,包膜形成早期(≤4天)包膜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伴窦状血管腔形成,但新生血管密度变化不明显;至晚期血管逐渐趋于成熟,包膜新生血管密度与模型制备第2天相比明显增加,且于第8天血管密度达峰值,之后随着包膜的消退,新生血管密度逐渐降低;模型制备第8天,血肿体积明显减小,至第14天左右血肿基本吸收,血肿体积的变化呈现非线性变化过程,且血肿体积与包膜新生血管密度呈负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明显恢复。模型制备失败大鼠无典型血肿包膜结构形成,血肿块早期消失,皮质损伤严重。两种造模方法的实验对照组大鼠皮质未见明显损伤灶。
   结论:经改良的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硬膜下血肿特征明显、操作方法简单,造模成功率高。造模时合并的脑组织原发损伤是导致硬膜下血肿造模失败的关键因素。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吸收特点与血肿包膜形成、包膜内血管新生等结构特征关系密切。成功造模大鼠的行为学特征明确、血肿结构特征清晰,为进一步研究硬膜下血肿病理生理学特点、血肿转归影响因素等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