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孢素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6h】

环孢素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观察CsA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乳酸脱氢酶活性、心肌梗死面积、嘌呤代谢物、嘌呤代谢酶、线粒体Na+,K+-ATP酶与Ca2+-ATP酶活性、线粒体肿胀程度的影响。
  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药物处理组,每组16只。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逆行灌注。对照组:K-B液持续灌注90min。缺血再灌注组(再灌组):逆行灌注平衡10min,再持续灌注20min缺血处理30min,再持续灌注30min。药物处理组(CsA组):离体心脏逆行灌注平衡10min,用含有0.1mmol/L环孢素A的K-B液灌注20min后缺血处理30min,再持续灌注30min。每组随机选择8只在灌注开始后的5min、10min、20min、30min测量其心率(HR)、主动脉流量(AF)、冠脉流量(CF)、心输出量(CO),灌注结束后接取冠脉流出液用于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嘌呤代谢物含量,将心肌染色后测心肌梗死面积,另8只则利用差速离心法提取线粒体,测量其Na+,K+-ATP酶与Ca2+-ATP酶活性、线粒体肿胀程度及嘌呤代谢酶的活性。
  结果:
  1.5min时即稳定期,三组各项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min、20min时,三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在30min时,CsA组冠脉流量与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轻微增加(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2.对照组无梗死,且灌流液中LDH活性也较低。CsA组与再灌组均有明显的梗死区以及LDH活性增高(P<0.05)。与再灌注组相比,CsA组梗死面积减小31.1%,LDH活性降低26.3%。
  3.再灌注组线粒体Na+,K+-ATP酶活性、Ca2+-ATP酶活性均比CsA组和对照组低(P<0.05),CsA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筐异。
  4.再灌注组和CsA组线粒体肿胀程度均较对照组高,CsA组比再灌注组低(P<0.05)。并且存在统计学意义。
  5.CsA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与再灌组相比,CsA组嘌呤代谢产物的释放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次黄苷和腺苷明显增多,尿酸明显减少。
  6.CsA对嘌呤核苷酸代谢途径以及补救合成途径酶活性的影响:环孢素A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5’-核苷酸酶,腺苷脱氨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
  结论:
  1.CsA预处理使血流动力学产生微弱改变,但CsA组与再灌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意义。CsA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2.CsA预处理能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LDH的释放,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3.CsA预处理可以维护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肿胀程度,减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4.再灌注时嘌呤代谢产物增加表明嘌呤核苷酸降解加速,ATP合成减少。CsA预处理明显减少了嘌呤代谢产物的含量(P<0.05),有助于ATP的补救合成。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CsA组表现较高的酶活性,5’-核苷酸酶,腺苷脱氨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有利于嘌呤代谢的补救合成途径,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