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DCT不同扫描模式冠状动脉支架成像:体模与临床研究
【6h】

HDCT不同扫描模式冠状动脉支架成像:体模与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
  1.对比HDCT的高清与标准两种扫描模式的体模支架成像的区别。
  2.比较HDCT高清模式与标准模式对在体冠脉支架成像的区别。
  3.与标准模式对照,高清扫描模式对不同内径支架成像的优势。
  材料与方法:
  1.采用型号为乐普316L和L605的支架各5枚,每种型号的支架标称直径分别为2.5mm、2.75mm、3.0mm、3.5mm和4.0mm,装入注满对比剂的模拟血管内,并固定在圆柱形塑料瓶上,再将其放入装满水的塑料箱内固定好。选择前瞻性心电门控方式分别行高清模式和标准模式扫描,并对316L支架再重复扫描9次。管电压120kV,管电流450mA,模拟心跳60bpm。扫描完成后将数据传至AW4.4工作站,采用血管拉直及CPR等方法研究测量支架的内径、支架腔内CT值及临近支架模拟冠状动脉管腔CT值。选择窗宽1200~1500HU,窗位300~500HU。分别计算两组模式的支架内腔显示率及支架腔内CT值的增加值,并进行统计学配对t检验分析。
  2.连续性选择55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行CTC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高清扫描组)及B组(标准扫描组)。A组29例(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57.6±9.5)岁,BMI为(27.7±2.7)kg/m2,植入支架总计49枚;B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61.5±10.7)岁,BMI平均为(25.9±2.9)kg/m2,支架总数47枚。所有心率>65bpm患者均口服β受体阻滞剂将心率控制在65bpm以下。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方式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根据受检者BMI设定(350mA-690mA)。数据采集后传至AW4.4工作站,采用CPR、MPR及血管拉直的方法观察测量所有支架的内径,并对图像予以1-3分评分,3分为最佳。分别计算两组支架内腔的平均显示率及不同内径支架内腔显示率,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学t检验,并对两组图像得分行非参数秩和检验。
  结果:
  1.支架内腔显示率在HD组显示率为(49.2±8.9)%,在NHD组为(45.9±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0;P<0.05)。HD组支架内腔显示率较NHD组高约7.2%。HD组支架腔内CT增加值为(50.0±21.0)HU,NHD组为(124.5±101.4)HU,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4;P=0.021)。HD组支架腔内CT值的增加值较NHD组低约59.8%。316L组各径线支架腔内CT值的增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径为2.5mm和4.0mm的支架内腔显示率无统计学差异。
  2.两组符合可评价条件的支架均为44枚。两组支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得分优于B组。A组支架平均管腔显示率(56.5±9.2)%,B组为(49.5±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2,P<0.05)。内径2.5mm的支架与内径≥4.0mm支架,两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5mm、3.0mm、3.5mm的支架显示率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
  HDCT高清(HD)扫描模式对内径介于2.75mm-4mm支架的冠状动脉支架的显示效果优于非高清(NHD)扫描模式,对于内径<2.75mm或≥4.0mm的支架显示,两种扫描方式无统计学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