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个X连锁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6h】

三个X连锁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三个X连锁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X-linked congenital idiopathicnystagmus,X-linked CIN)家系CZ、ZB和C的临床表型特征,研究其遗传学病因。通过连锁分析方法对三个X-连锁遗传CIN家系进行基因定位,并对候选基因FRMD7进行突变筛查。
  方法:
  1、临床研究方法1.1眼科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询问病史、视力、屈光状态、眼前节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及眼底照相等。
  1.2特殊检查视频眼动图检查或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yoked potential,VEP)和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检查。
  2、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2.1取家系成员外周血5~8ml,采用Roche Biochemical公司的DNA分离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
  2.2连锁分析选取X染色体上Xq26-q27区域内选取具有高杂合度的微卫星标记物DXS1047和DXS1001。对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在ABI3130-avant全自动遗传分析仪上读取微卫星标记物的等位基因片断大小,用GeneMapper3.7软件进行分子量内标的检测和扩增片段大小分析;读取等位基因片段大小,进行基因分型,连锁分析采用Mlink程序(Linkage4.0软件包)进行两点法LOD值计算。
  2.3基因序列分析对3个家系全部患病成员进行FRMD7基因序列分析,12个外显子的PCR扩增产物在ABI3130-avant全自动遗传分析仪上进行直接双向测序。
  2.4 FRMD7基因的巨大缺失或重排突变筛查家系C运用MRC-Holland公司SALSA P269 FRMD7-NYS1试剂盒进行MLPA反应检测是否存在FRMD7基因的巨大缺失或重排。
  结果:
  1.1家系CZ有4个男性患者和4个女性携带者。家系中没有看到疾病在男性患者之间传递。通过连锁分析,家系的致病基因与DXS1001和DXS1047紧密连锁,θ=0时LOD值分别为1.91和1.3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家系FRMD7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623A>G的杂合性基因突变,100名正常男性对照未检测到这种突变。
  1.2家系ZB有3个男性患者,4个女性患者和4个女性携带者。家系中没有看到疾病在男性患者之间传递。通过连锁分析,家系的致病基因与DXS1001和DXS1047紧密连锁,θ=0时,LOD值分别为2.4和1.5,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家系FRMD7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c.837G>C的杂合性基因突变,100名正常男性对照未检测到这种突变。
  1.3家系C有12个患者,包括6个男性患者和6个女性患者。家系中没有看到疾病在男性患者之间传递。通过连锁分析,家系的致病基因与DXS1047紧密连锁,LOD值为2.42(θ=0.1),对该区域的候选基因FRMD7直接测序未发突变。对FRMD7基因采用MLPA反应检测,仍未检测到FRMD7基因有缺失或者重排。
  结论:
  1、三个家系均属于X连锁的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家系。
  2、家系CZ的致病基因为FRMD7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623A>G突变,此为中国家系里首次报道的突变体。
  3、家系ZB的致病基因为FRMD7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c.837G>C的突变,此为中国家系里首次报道的突变体。
  4、通过连锁分析家系C致病基因定位在与DXS1047连锁的区域,但通过对该区域的候选基因FRMD7进行直接测序和MLPA反应均未能检测到突变,可能在此区域存在新的眼球震颤致病基因,也可能是目前的检测技术仍存在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