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内脂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6h】

血清内脂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PCOS组与正常对照组各参数比较

2.2 PCOS不同分组各参数比较及相关分析

2.3 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各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血清内脂素概述

3.2 内脂素在PCOS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

3.3 内脂素在PCOS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差异及相关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内脏脂肪素与多囊箩日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PCOS的发病机理至今不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可能是PCOS的病理生理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PCOS是一种糖脂代谢紊乱性内分泌疾病。2005年新发现的脂肪因子——内脂素(visfatin),是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的一种脂肪因子,其发现为PCOS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指出了新的方向。我们通过检测PCOS组和正常对照组女性血清内脂素水平,探讨内脂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正常人群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内脂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临床类型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内脂素与PCOS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及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66例,选择健康志愿者和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在生殖医学中心行助孕治疗的30例卵巢形态、功能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内分泌疾患,近3个月未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所有PCOS患者于月经第3~5天或者闭经状态下(无直径大于10mm卵泡发育)留取空腹静脉血提取血清,进行血清性激素六项、胰岛素释放试验、游离甲功、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对照组患者测定性激素水平,其中7例肥胖(BMI>25kg/m2)进一步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无异常。测定上述所有标本的血清内脂素水平。对上述所有入选对象均登记月经史、身高、体重等。对66例PCOS患者按照高雄激素血症与非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肥胖与非肥胖、血脂异常与否四种不同临床特点进行分组,比较各种分组临床特点、内分泌特征及内脂素水平差异。
   结果:
   1.PCOS组与对照组临床、内分泌特征及内脂素表达差异
   PCOS组平均年龄(26.29±4.61)岁;初潮年龄(13.89±0.73)岁;BMI(27.82±5.64)kg/m2;66例PCOS患者阴道超声检查卵巢均为多囊样改变:42例符合高雄激素血症诊断,高雄发生率约为63.64%(42/66);58例存在月经稀发,月经稀发发生率为87.88%(58/66),其中闭经发生率为21.21%(14/66);43例肥胖,肥胖发生率为65.15%(43/66);40合并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发生率约为60.61%(40/66);19例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发生率为28.79%(19/66)。PCOS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为18.51±4.51ng/ml,高于对照组内脂素水平14.62±4.15n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PCOS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为20.89±2.89ng/ml,高于肥胖对照组内脂素13.85±2.00n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非肥胖PCOS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为13.03±1.44ng/ml与非肥胖对照组内脂素14.86±4.62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PCOS各组临床特征、内脂素分泌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2.1按照雄激素水平分组:高雄激素血症组(T>76ng/dl)血清内脂素、BMI、E2、HOMA-IR及TG水平分别为20.57±3.37 ng/ml、30.38±5.10、54.13±11.39pg/ml、6.56±4.95、1.78±0.86mmol/L,显著高于非高雄激素血症组(p<0.01),非高雄激素血症组血清内脂素、BMI、E2、HOMA-IR及TG水平分别为13.32±1.76 ng/ml、22.69±1.99、63.07±9.66pg/ml、2.21±0.95、1.06±0.33mmol/L;高雄激素血症组HDL为1.15±0.20mmol/L,显著低于非高雄激素血症组1.59±1.50mmol/L(p<0.01);高雄激素血症组LH/FSH、LH高于非高雄激素血症组(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按照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组:胰岛素抵抗组(HOMA-IR≥2.69)血清内脂素、BMI及T水平分别为20.18±3.46ng/ml、30.02±5.31、85.81±10.53ng/dl,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15.04±4.20、24.43±4.37、74.23±7.84ng/d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组HDL为1.17mmol/L显著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1.50±0.27mmol/L(p<0.01);胰岛素抵抗组LH/FSH、TG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按照体重指数(BMI)分组:肥胖组(BMI>25kg/m2)血清内脂素、T、TC、TG、LDL水平以及HOMA-IR分别为20.89±2.89ng/ml、86.48±9.13ng/dl、5.25±0.71mmol/L、1.79±0.85mmol/L、3.02±0.65mmol/L、6.74±4.90均高于非肥胖组13.03±1.44ng/ml、70.96±5.87ng/dl、4.56±0.79mmol/L、1.05±0.37mmol/L、2.38±0.48mmol/L、2.07±0.8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HDL为1.12±0.17mmol/L显著低于非肥胖组的1.62±0.13mmol/L(p<0.01);肥胖组月经周期(113.60±53.49)天,长于非肥胖组月经周期(81.30±37.4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E2低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诊断血脂异常分组:血脂异常组血清内脂素、T水平、BMI以及HOMA-IR分别为23.44±1.68ng/ml、92.33±9.94ng/dl、34.69±4.45、9.34±5.98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异常组HDL为0.98±0.10mmol/L显著低于血脂正常组1.42±0.22mmol/L(p<0.01);血脂异常组LH、LH/FSH、TC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血清内脂素与各因素回归分析:以研究对象PCOS患者总体血清内脂素为应变量,年龄、月经周期、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LH/FSH、T、TG、TC、LDL、HDL为自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LH/FSH、HDL(p<0.05)是影响血清内脂素水平的相关因素。
   结论:
   1.PCOS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肥胖PCOS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肥胖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非肥胖PCOS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非肥胖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测PCOS患者内脂素升高与肥胖有关,并且肥胖是以内脏脂肪量增多为主。
   2.血清内脂素水平与PCOS患者不同临床表型存在相关性:血清内脂素水平与PCOS患者血清雄激素、BMI、TG水平以及HOMA-IR呈正相关;与HDL水平呈负相关。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LH/FSH、HDL(p<0.05)是影响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相关因素。
   4.血清内脂素可能作为评估PCOS糖脂代谢异常的一个新型指标,有望成为判断PCOS疾病程度的有效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