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常人眼部及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PET/CT的SUV研究
【6h】

正常人眼部及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PET/CT的SUV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正常人眼部组织中PET/CT的SUV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主要设备

1.1.3.测量方法

1.1.4.统计学分

1.2 结果

1.2.1 不同侧别之间各组织SUVmax的比较

1.2.2.年龄及性别对SUVmax的影响

1.2.3 SUVmax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

1.2.4 SUVmax在不同性别间的比较

1.2.5 眼部各组织之间SUVmax的比较

1.3 讨论

1.3.1 PET/CT的成像原理

1.3.2 关于正常组织SUVmax的测量研究

1.3.3 正常人眼部肌肉的SUVmax

1.3.4 正常人眼部其他组织的SUVmax

1.3.5 本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4 小结

二、PET/CT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应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设备及测量方法

2.1.3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基本情况

2.2.2 脉络膜黑色素瘤与正常人组SUVmax的比较

2.3 讨论

2.3.1 PET/CT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应用

2.3.2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SUVmax特点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PET/CT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正常人眼部各组织在PET/CT显像中生理性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初步分析其在年龄、性别及侧别之间的差异,为PET/CT在眼部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信息。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SUVmax,探讨PET/CT中SUVmax对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正常人组选取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进行PET/CT全身检查的成年人,经检查未发现全身肿瘤及眼部疾病的资料中,随机抽取50例(100眼),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使用GE Discovery ST16PET/CT进行全身扫描,示踪剂为18F-FDG。所有受试者检查前空腹6小时以上,于暗室安静环境条件下休息15分钟,肘静脉注射18F-FDG3.7~5.2MBq/kg(0.10~0.14mCi/kg),继续安静休息45分钟后进行PET/CT显像。图像重建成冠状、矢状及横断面图像。分别测量双侧上直肌提上睑肌复合体(眼上肌群)、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泪腺组织、视神经及玻璃体内的SUVmax,分析其分别在性别、年龄及侧别间的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
  病例组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PET/CT资料,其中7人经手术后病理确诊,2人通过临床及影像等检查诊断,共9例(9眼),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行PET/CT检查,测量瘤体内的SUVmax,并与正常人组玻璃体内的SUVmax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其差异性。
  结果:
  1.PET/CT显像在正常人组内,其眼上肌群的SUVmax为6.81±1.94;外直肌的SUVmax为8.68±3.30;内直肌的SUVmax为9.02±3.28;下直肌的SUVmax为10.30±3.63;视神经的SUVmax为3.83±0.93;玻璃体腔内的SUVmax为1.27±0.27;泪腺组织的SUVmax为1.40±0.24。
  2.眼部各组织的SUVmax在不同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之间SUX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上肌群、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视神经及玻璃体内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泪腺区在各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组泪腺区FDG摄取高于老年前期组和成年组。
  3.眼部各组织之间SUVmax的相互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不同组织之间的SUVmax存在差异(P<0.05),其中下直肌最高,玻璃体最低,且肌肉组织明显高于其组织。
  4.病例组内,9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患者,其中有2例PET/CT检查未发现异常的高代谢灶,7例表现出异常的高代谢灶,其SUVmax范围为2.3~7.8。病例组病灶内SUVmax与正常人玻璃体腔SUVmax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正常人眼部各组织的生理性摄取值不一致,其中眼上肌群、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视神经区的摄取值均高于传统认为的2.5,且摄取最高的部位为肌腹部。因此不能单纯将SUV≥2.5作为诊断肿瘤良恶性的参考,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形态学改变综合诊断。
  2.我们的研究证明了双眼眼外肌、视神经、玻璃体及泪腺对于18F-FDG的摄取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单眼发病的病例,将对侧眼作为对照是可行的。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泪腺组织对于18F-FDG的摄取值增高。
  3.正常人眼部组织生理性摄取,尤其是肌肉之间,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对于影像科医生注射药物后应注意告知被检查者闭眼暗室休息,扫描过程中闭眼,使眼球处于休息眼位,以减少生理性摄取,尽量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4.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患者,对于较小的肿瘤在PET/CT上表现无异常的高代谢灶,较大的肿瘤可以显示出异常的高代谢灶,18F-FDG的摄取与正常人比较,其SUVmax明显高于正常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