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冷刀宫颈锥切术后妊娠结局的分析
【6h】

冷刀宫颈锥切术后妊娠结局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术前诊断

3.手术方法

4.术后病理检查

5.随访及疗效评价

6.妊娠与产科结局评价

7.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2.阴道镜活检病理与锥切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3.冷刀锥切术后并发症

4.妊娠结局

5.产科结局

讨论

1.宫颈锥切术疗效评价

2.宫颈锥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3.宫颈锥切术对产科结局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宫颈锥切术对妊娠及其结局的影响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冷刀宫颈锥切术后的妊娠结局。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78例接受宫颈锥切术后有妊娠意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产科就诊、临床资料匹配的未行宫颈锥切术的育龄妇女80例作为对照。本研究考察的主要指标包括:1)妊娠结局:不避孕妊娠时间、不孕、早期流产、晚期流产、顺产及剖宫产构成比;2)产科结局:足月分娩、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及巨大儿构成比。
  结果:接受CKC手术患者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CIN I17例、CIN II21例以及CIN III40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CIN I13例,与阴道镜病变CIN I符合率为76.5%;CIN II16例,与阴道镜病变CIN II符合率为76.2%;CIN III36例,与阴道镜病变CIN III符合率为90.0%。手术后病理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3.3%。手术组78例患者有65例妊娠,妊娠率为83.33%;对照组80例育龄妇女有72例妊娠,妊娠率为90.00%。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1.523,P=0.217),说明 CKC手术不会降低有怀孕愿望患者的妊娠率。小锥切深度组39例患者有34例妊娠,妊娠率为87.18%;大锥切深度组39例患者有31例妊娠,妊娠率为79.49%。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831,P=0.362),说明不同的锥切深度与有怀孕愿望患者的妊娠率无关。小锥切周长组39例患者有33例妊娠,妊娠率为84.62%;大锥切周长组39例患者有32例妊娠,妊娠率为82.0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092,P=0.761),说明不同的锥切周长与有怀孕愿望患者的妊娠率无关。手术组78例患者娩出胎儿数为56,占71.79%;对照组80例育龄妇女娩出胎儿数为69,占86.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994,P=0.025)。说明锥切手术会降低分娩率。小锥切深度组39例患者娩出胎儿数为33,占84.62%;大锥切深度组39例患者娩出胎儿数为23,占58.97%。大锥切深度组胎儿娩出率显著低于小锥切深度组(χ2=6.331,P=0.012)。小锥切周长组39例患者娩出胎儿数为33,占84.62%;大锥切周长组39例患者娩出胎儿数为23,占58.97%。大锥切周长组胎儿娩出率显著低于小锥切周长组(χ2=6.331,P=0.012)。
  结论:
  1.冷刀宫颈锥切手术不会降低有怀孕愿望患者的妊娠率,但会延长不避孕受孕时间。
  2.不同的锥切深度与有怀孕愿望患者的妊娠率无关。不同锥切深度对于延长受孕时间无差异。
  3.不同的锥切周长与有怀孕愿望患者的妊娠率无关。不同锥切周长对于延长受孕时间无差异。
  4.冷刀宫颈锥切手术会增加早期流产率,降低分娩率,显著降低胎儿足月分娩率,显著增加早产率及胎膜早破发生率。
  5.冷刀宫颈锥切手术随着锥高增大,将增加早产率及胎膜早破发生率,不增加胎儿生长受限及巨大儿的发生率。
  6.冷刀宫颈锥切手术的锥切周长增大会降低足月分娩率,提高胎膜早破发生率,不增加胎儿生长受限及巨大儿的发生率。

著录项

  • 作者

    王玥;

  •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学科 临床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曲芃芃;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13.44;
  •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妊娠结局; 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