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溃结康对噁唑酮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6h】

溃结康对噁唑酮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建立噁唑酮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

1.1实验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二、溃结康对噁唑酮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2.1实验材料

2.2 方法

2.3 检测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2.5 结果

2.6 讨论

2.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溃结康不同剂量及不同给药途径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通过观察记录大鼠进食、毛色、活动情况和体重增长情况;大便性状;结肠大体标本;肠黏膜损伤与修复等情况,以明确溃结康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为该药物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噁唑酮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建立。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噁唑酮造模组和正常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通过观察大鼠饮食、体重、毛色和精神状态等一般临床情况,观察粪便情况(便潜血、血便、腹泻)。1周后处死取结肠组织,观察大鼠结肠组织损伤情况,证实溃疡性结肠炎形成。
  2.分组: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灌胃组:包括灌胃正常组、灌胃模型组、灌胃阳性对照药物(美沙拉嗪)组、灌胃溃结康高剂量组、灌胃溃结康中剂量组、灌胃溃结康低剂量组;灌肠组:包括灌肠正常组、灌肠模型组、灌肠阳性对照药物(美沙拉嗪)组、灌肠溃结康高剂量组、灌肠溃结康中剂量组、灌肠溃结康低剂量组。
  3.药物治疗:实验首日大鼠背部滴涂噁唑酮致敏,24h后开始给予不同浓度受试药物或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进行干预,每日1次。实验第6d行噁唑酮灌肠造模,造模24h后继续连续药物干预6d,末次给药后继续观察记录24h。
  4.疗效评价:每天观察大鼠的饮食、体重、毛色和精神状态等一般临床症状,观察是否出现腹泻、便潜血阳性,进行DAI评分。试验结束后记录溃结康灌肠给药或灌胃给药对大鼠血清IFN-γ、IL-1、IL-4和IL-10、肠黏膜中Gln的含量的影响,并观察药物对大鼠结肠组织损伤评分以及病理学的影响,与相同给药途径正常组、模型组和阳性对照药物(美沙拉嗪)组进行比较。
  结果:
  1.噁唑酮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可引起大鼠体重下降,便潜血阳性或肉眼血便,DAI评分增高,观察结肠大体标本形态,肠黏膜损伤等情况,证实噁唑酮灌肠造模可以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形成。证实噁唑酮可以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的形成。
  2.灌胃给药治疗组、高剂量灌肠给药治疗组及中剂量灌肠给药治疗组 DAI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IFN-γ水平及IL-1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各药物干预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血清 IL-4、10水平,其中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灌肠给药溃结康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升高模型组肠黏膜Gln含量。溃结康高、中、低剂量灌胃给药组及阳性对照组可一定程度上升高肠黏膜Gln含量,但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各药物干预组均可降低噁唑酮模型大鼠肠黏膜大体评分及组织评分,其中尤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
  3.溃结康灌肠给药作用更为明显,优于灌胃给药方式。
  结论:溃结康灌肠或灌胃两种给药方式对缓解噁唑酮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均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中尤以溃结康灌肠给药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