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RM1、BRCA1在晚期NSCLC的表达与吉西他滨/铂类治疗临床研究
【6h】

RRM1、BRCA1在晚期NSCLC的表达与吉西他滨/铂类治疗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RRM 1和BRCA 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与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治疗临床研究

1.1对象和方法

1.2结果

1.3讨论

1.4小结

展望

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RRM1和BRCA1 mRNA表达预测作用临床结果

2.1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讨论

2.4 小结

三、非小细胞肺癌的循环肿瘤细胞计数的临床研究

3.1对象和方法

3.2结果

3.3讨论

3.4小结

四、痰液脱落细胞检测MCM5基因表达与肺癌诊断相关性

4.1对象和方法

4.2结果

4.3讨论

4.4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RRM1、BRCA1表达与肺癌关系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排名首位的肿瘤致死疾病,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所占比例为总量的85%左右。在新发肺癌病例中约2/3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ⅢB/Ⅳ期),无法再进行根治切除,只能选用更为保守的放化疗。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化疗方案为含铂的两联疗法,其中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P)是常用的方案,并在晚期肺鳞癌中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之一。研究报道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客观缓解率为30%~40%,中位生存率8~10个月,总体上五年生存率低于15%,且治疗后的肿瘤缓解情况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许多抗癌药物针对DNA作为靶点,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与其自身DNA的损伤修复能力密切相关。RRM1和 BRCA1基因是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系统中的两个重要成员。吉西他滨是嘧啶类抗代谢化疗药物核苷酸类似物,与RRM1相应位点结合,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功能受到干扰导致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减少,最终影响DNA的合成。所以,在整个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过程当中,监测患者体内的 RRM1的数量以及状态十分必要,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和改进。BRCA1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参与细胞各种应答反应。回顾性研究结果分析,含铂方案化疗的NSCLC患者, BRCA1低、中表达者较高表达者死亡风险明显降低,可能预示着高表达BRCA1基因的患者对含铂类疗效差或耐药。提示BRCA1可作为一个NSCLC重要预后和化疗预测性因素。为明确GP化疗方案两种药物对疗效的影响,解决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敏感性问题,我们拟收集接受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液和组织标本,检测RRM1和BRCA1基因表达量和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
  本研究使用荧光实时定量方法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 RRM1与BRCA1表达,得到相应的数据,然后与病人的临床表现以及化疗效果相结合,整理出一个更加可行的检测方法,从而对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方案化疗法的效果进行预测,从而在临床治疗决策中可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选择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基因表达,以及血液中检测循环肿瘤细胞计数临床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研究,期望寻找到对肺癌疾病合适、方便、易行、敏感的检测手段。
  研究方法:
  确诊为ⅢB/Ⅳ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顺铂组成的NSCLC化疗方案,对外周血和肿瘤组织标本的RRM1和BRCA1 mRNA基因进行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首先,对RRM1和BRCA1 mRNA表达水平和病人临床表现、性别、病症程度、是否吸烟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 RRM1和 BRCA1 mRNA表达与 GP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三,分析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RRM1和BRCA1 mRNA表达与生存时间之间关系。对痰液脱落细胞进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基因表达检测,设计方法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流程,以及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使用流式细胞分析联合免疫磁珠富集技术。
  结果:
  RRM1、BRCA1高表达与低表达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状况、TNM分期、病理类型之间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外周血中RRM1和BRCA1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 RRM1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BRCA1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RM1和BRCA1低表达组的治疗效果优于高表达组,而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二者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外周血检测RRM1和BRCA1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作为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GP方案化疗的预测因子。对痰液脱落细胞进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基因表达检测,设计方法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流程,以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着TNM分期的增高,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分级以及CTCS数目有增多的趋势。
  结论:
  RRM1和BRCA1低表达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方案进行化疗时,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更佳,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外周静脉血和肺癌组织中RRM1和BRCA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可以利用相对便利且应用广泛的方法对外周血中RRM1和BRCA1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来预测GP方案化疗反应。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给病人制定治疗方案,分析哪些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方案进行化疗,效果更好。通过痰脱落细胞检测MCM5,对肺癌患者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级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较为敏感的掌握肿瘤进展、治疗反应和预后预测的评价指标,可能反映患者疾病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