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大鼠角膜碱烧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6h】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大鼠角膜碱烧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实验动物

1. 2主要仪器和设备

1. 3主要试剂

1. 4主要试剂的配制

1. 5分组和碱烧伤模型制作

1. 6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和角膜混浊度评分

1. 7 HE染色组织学

1. 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 9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1. 10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角膜上皮愈合情况

2.2角膜混浊度评分

2.3 HE染色

2.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5 RT-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情况

3讨论

3.1角膜损伤修复的组织学基础

3.2BMSCs的旁分泌作用与损伤修复的关系

3.3MSC-CM对碱烧伤后角膜上皮层愈合的影响

3.4MSC-CM对碱烧伤后角膜炎症反应的影响

3.5MSC-CM对碱烧伤后角膜基质纤维化的影响

3.6MSC-CM对碱烧伤后角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合成的旁分泌因子在角膜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角膜碱烧伤是常见的、治疗较为棘手的角膜外伤,碱烧伤后不同的临床阶段,组织反应不同。急性期以炎症反应为特征,早期修复期以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修复为主;目前临床上治疗碱烧伤多采用抗炎、抑制免疫反应、角膜移植等方法,但疗效不甚理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是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特性的成体干细胞。BMSCs能够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并可通过旁分泌效应促进受损细胞或组织修复。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BMSCs能够促进碱烧伤后角膜修复,但由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治疗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证明。本课题通过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Mesenchymal Stem Cell Conditioned Medium MSC-CM)在碱烧伤后角膜上皮愈合、角膜混浊程度、组织炎症反应、基质纤维化、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1.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将直径4mm的单层滤纸片在1mol/L NaOH溶液中浸泡后,贴附于角膜中央10秒,损伤后治疗组给予MSC-CM局部点眼,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 Saline PBS)点眼,大鼠饲养周期为14天,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角膜修复情况;
  2.裂隙灯观察碱烧伤后大鼠眼表的变化情况:分别于碱烧伤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3天、5天、7天、10天、14天,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并计算上皮缺损面积百分比(荧光素钠染色,钴蓝光下观察);分别于碱烧伤后48小时、3天、5天、7天、10天、14天,观察中央角膜混浊度,并根据Fante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
  3.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于碱烧伤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3天、7天、14天,通过 HE染色观察损伤后角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分别于碱烧伤后24小时、48小时、3天、7天、14天,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碱烧伤后大鼠角膜细胞增殖(PCNA)、基质纤维化(α-SMA)及细胞凋亡(Caspase-3)情况,并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
  4.实时定量-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分别于碱烧伤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3天、7天、14天,通过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TNF-α、IL-6、IL-10)、基质纤维化因子(α-SMA、Collage-Ш、Collage-?)、细胞增殖因子(PCNA)、细胞凋亡因子(Bax、Bcl2、Caspase-3)的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1.碱烧伤后24小时、48小时、3天、5天、7天,MSC-CM治疗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百分比小于PBS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CM治疗组角膜上皮于损伤后第7天完全愈合,PBS对照组角膜上皮于损伤后第10天完全愈合;碱烧伤后48小时、3天、5天、7天、10天,两组角膜混浊度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MSC-CM治疗组于损伤后第10天角膜完全透明,PBS对照组于损伤后第14天角膜完全透明;
  2. HE染色结果:碱烧伤后24小时、48小时、3天、7天,MSC-CM治疗组角膜上皮细胞层数,基质水肿程度,胶原纤维排列规整程度均优于 PBS对照组,基质炎症细胞计数均少于PBS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碱烧伤后24小时、48小时、3天、5天、7天,PCNA阳性细胞计数 MSC-CM治疗组均多于 PBS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烧伤后24小时、48小时、3天、5天、7天、14天,α-SMA阳性细胞计数 MSC-CM治疗组均少于 PBS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烧伤后4小时、48小时、3天、5天、7天,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MSC-CM治疗组均少于PBS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RT-PCR结果:碱烧伤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3天、7天,MSC-CM治疗组 TNF-α(P<0.01)、IL-6(P<0.05)、α-SMA(P<0.001)、Collage-Ш(P<0.01)、Bax(P<0.01)、Caspase-3(P<0.001)基因表达水平低于 PBS对照组,IL-10(P<0.05)、PCNA(P<0.001)、Collagen-?(P<0.001)、Bcl2(P<0.0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PBS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碱烧伤后第14天,MSC-CM治疗组TNF-α、Bax、Caspase-3、Bcl2基因表达水平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IL-6(P<0.05)、α-SMA(P<0.001)、Collage-Ш(P<0.01)基因表达水平仍低于 PBS对照组,IL-10(P<0.05)、PCNA(P<0.001)、Collagen-?(P<0.001)基因表达水平仍高于PBS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子TNF-α和IL-6基因表达,同时促进抗炎因子IL-10基因表达有关;
  结论:
  1. MSC-CM能抑制碱烧伤后角膜基质纤维化,这可能与其能够抑制α-SMA和Collagen-Ш基因和蛋白表达,同时促进Collagen-?基因表达有关;
  2. MSC-CM能够抑制碱烧伤后角膜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能够促进凋亡抑制基因Bcl2基因表达,并抑制凋亡诱导基因Bax、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