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接触气液交换技术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应用的初步临床观察
【6h】

非接触气液交换技术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应用的初步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和方法

1.2研究方法

二 结果

2.1患者一般情况

2.2入选患者手术情况

2.3两组患者术后情况

三、讨论

3.2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非接触气液交换交换技术对术后患者视力的影响。

3.3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非接触气液交换交换技术对术后患者中心视野的影响。

3.4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非接触气液交换交换技术对术后患者视功能明视ERG的影响。

3.5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非接触气液交换交换技术对术后黄斑裂孔愈合形态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玻璃体切割手术在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中的新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初步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非接触气液交换技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对照单盲的前瞻性研究:收集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进行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微创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联合气液交换联合长效气体填充术。对照组患者气液交换过程中笛针接触黄斑中心小凹为中心的1500μm区域并吸取该区域液体;实验组患者气液交换过程中笛针不接触以黄斑中心小凹为中心的1500μm区域,不吸取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1500μm区域液体,即非接触气液交换技术,术后患者均采用俯卧位1周左右。应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裂孔愈合形态、术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患者黄斑裂孔闭合率、中心视野(MS、MD)、明适应3.0全视野视网膜电生理(ERG)的变化。所有患者在术后1月、2月、6月进行复查。本研究在Clinicaltrial.gov注册(ID:NCT02584062)并通过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伦理批件号:2015KY-03)。
  结果:至随访日期共收集患者21例,其中对照组9例,实验组12例。
  1、裂孔闭合率:对照组一次手术闭合8例,未闭合1例,裂孔闭合率为88.8%(8/9),实验组一次手术闭合11例,未闭合1例,闭合率为92%(11/12),两组黄斑裂孔闭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46,P=0.686)。
  2、术后视力:⑴术后1月视力: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0.56士0.28 logMAR,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0.49士0.19logMAR,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7, P<0.001)。两组相比实验组较比照组视力改善趋势明显;⑵术后2月视力: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0.40士0.20logMAR,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0.25士0.15 logMAR,两组相比实验组较对照组视力改善趋势明显。⑶术后6月视力: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0.42士0.30 logMAR,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0.25士0.30 logMAR,两组相比实验组较对照组视力改善趋势明显。
  3、黄斑厚度:⑴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前黄斑厚度分别为286.98士22.83μm和282.22士45.48μm;⑵术后1月黄斑厚度:对照组黄斑厚度270.07士27.70μm,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 p=0.012)。实验组黄斑厚度267.97士46.96μm,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 p=0.04);两组术后1月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 p=0.86);⑶对照组术后2月黄斑厚度260.80士51.18μm,实验组术后2月黄斑厚度分别为271.99士16.93μm,两组术后2月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 p=0.59)。
  4、裂孔愈合形态:对照组中良好愈合6例、不良愈合2例,未愈合1例;实验组良好愈合11例,不良愈合0例,未愈合1例。
  5、中心视野MD:⑴术前中心视野:对照组中心视野MD5.07士2.60dB,实验组中心视野MD5.46士3.56dB;⑵术后2月中心视野MD:对照组术后2月中心视野MD4.27士2.88 dB,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 p=0.14>0.05);实验组中心视野MD:3.94士3.09dB,术后2月中心视野MD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 p=0.001)。
  6、明适应3.0全视野ERG
  ⑴术前明适应3.0全视野ERG:对照组视锥反应b波振幅中度下降1例,实验组视锥反应b波振幅重度下降1例。⑵术后2月明适应3.0全视野ERG检查:对照组视锥反应b波振幅中度下降1例,实验组视锥反应b波振幅重度下降1例。
  结论:
  本临床观察性研究,将非接触气液交换技术应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即在气液交换过程中,不应用眼内器械触碰以黄斑中心小凹为中心的1500μm区域,残留少许液体,最大限度的减少对黄斑裂孔区域的机械性触碰,而术后结果显示最佳矫正视力,黄斑裂孔闭合率方面差别不大,且中心视野 MD得到改善,从而获得在特发性黄斑裂孔封闭的基本前提下最大利益的视野及最佳矫正视力。与此同时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及步骤,改善我们患者的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