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VAR术后髂支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6h】

EVAR术后髂支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OLE_LINK2

OLE_LINK3

OLE_LINK4

OLE_LINK1

OLE_LINK7

OLE_LINK8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EVAR术后髂支闭塞危险因素,即髂动脉扭曲、髂支末端位于髂外动脉、髂支直径过大等因素与EVAR术后髂支闭塞发病率的相关性。提高临床医生对EVAR术后髂支闭塞危险因素的认知,为降低髂支闭塞发病率提供临床数据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并成功施行EVAR术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及术后发生髂支闭塞并发症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收集患者术中DSA以及术后腹主动脉CTA等影像学资料及数据,将所有数据用DICOM格式进行阅读,运用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和3mensio VascularTM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测量及分析。按是否存在髂动脉扭曲、髂支支架末端位于髂外动脉、髂支直径过大、髂动脉钙化、肾下腹主动脉瘤近端瘤颈扭曲大于60°、髂动脉狭窄等6个因素分组(不考虑支架品牌、顺应性等因素)。应用正交试验分析法,选用L8(27)正交表简化实验次数,求出各实验条件下EVAR术后髂支闭塞的发生率,从而分析各危险因素与EVAR术后髂支闭塞的相关性。 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EVAR手术患者231例,其中男性152例,女性79例,平均年龄55.3±12.9岁(最大年龄92岁,最小年龄18岁),术后发生髂支闭塞患者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通过正交分析法分析得出结果,因素髂动脉存在扭曲极差R=3.04;因素髂支末端位于髂外动脉极差R=3.00,;因素髂支直径过大极差R=2.26;因素髂动脉狭窄极差R=2.16;因素瘤颈扭曲大于60°极差R=1.70;因素髂动脉存在钙化极差R=1.20;对照空白组极差R=0.57。优水平分别为不存在髂支末端位于髂外动脉,存在髂动脉扭曲、存在髂动脉狭窄、存在髂动脉钙化、存在瘤颈扭曲大于60°及存在髂动脉直径过大。 结论:对照空白组实验结果表明,本次实验所选择的6个因素均为与EVAR术后髂支闭塞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髂动脉扭曲是与EVAR术后发生髂支闭塞最相关危险因素。髂支末端位于髂外动脉是与髂动脉曲同等水平的危险因素。髂支直径过大、髂动脉狭窄、近端瘤颈扭曲大于60°、髂动脉存在钙化四因素与EVAR术后髂支闭塞发生率的相关性依次降低。当患者不存在髂支末端位于髂外动脉危险因素,但存在髂动脉扭曲、髂支直径过大、髂动脉钙化、髂动脉狭窄及瘤颈扭曲大于60°五项危险因素时,其于EVAR术后发生髂动脉狭窄的可能性最大。

著录项

  • 作者

    吕超;

  •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学科 临床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戴向晨;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术后; 闭塞;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