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人安氏II1分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及牙槽骨的CBCT研究
【6h】

成人安氏II1分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及牙槽骨的CBCT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错(牙合)患者治疗前的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grahhy)影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对切牙的唇倾度、牙根位置类型、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角度和牙槽骨的高度和厚度等进行测量分析,探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在切牙唇倾度、牙根位置、牙根角度、牙槽骨高度以及厚度等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相关性,为临床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诊断、矫治计划的制定、矫治方案的选择、正畸矫治的风险评估以及达到预期结果和保证矫治结果稳定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方法: 从天津医科大学正畸科患者资料库中选取2010年6月到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摄有CBCT影像资料的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60例,患者平均年龄25.40±5.14岁。利用CBCT影像生成头颅侧位片,根据FMA和FHI将测试对象分成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三组,每组分别20例,应用Invivo5软件重建影像资料后在三维空间坐标系内对切牙牙根的类型、切牙区牙槽骨等指标分别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的数据分析应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软件分别进行因素方差分析,分析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切牙以及切牙区牙槽骨的相关性。 结果: 1.切牙唇倾度: 上颌切牙唇倾度:三组上颌中切牙唇倾度在∠U1-SN、∠U1-NA、U1-NA(mm)、U1-NPog(mm)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U1-SN、∠U1-NA、U1-NA(mm)为高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大,∠U1-SN高角组和低角组均值之差为4.55°,∠U1-NA高角组和低角组均值之差为5.09°,U1-NA(mm)高角组和低角组均值之差为3.31mm。U1-NPog(mm)为低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高角组最大,低角组和高角组均之差为4.71mm。 下颌切牙唇倾度:中切牙在∠L1-MP、∠L1-NB、L1-NB(mm)、L1-NPog四项测量项目在高均低三组间差异明显(p<0.01),且均为高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大,∠L1-MP高角组和低角组均值之差为10.3°,∠L1-NB高角组和低角组均值之差为3.55°,L1-NB(mm)高角组和低角组均值之差为3.48mm。L1-NPog高角组和低角组均值之差为4.91mm。 2.牙根位置类型: 上颌:(1)切牙牙根类型主要为偏唇侧类,上颌中切牙牙根唇亚类I型为主要类型,低角中切牙唇亚类I型占的比例最高,为95%;(2)侧切牙中唇亚类II型为主要类型,三组所占的百分比无明显差别;(3)总体样本中,与偏唇侧类相比居中间类占百分比较小,中切牙的数量要比侧切牙多,低角组所占的比例要高于均角组和高角组。(4)偏腭侧类在该样本中占比例更小,侧切牙所占百分比高于中切牙,低角组和均角组所占的百分比要大于高角组。 下颌:(1)总体样本百分比中,切牙牙根位置类型偏唇侧类型所占百分比最高,其次是居中间类型,偏舌侧型百分比最少。在高均低三组中偏唇侧类型分别占90%、92.5%、80%,侧切牙三组分别占90%、90%、92.5%,高角组和均角组所占百分比高于低角组;三组相比高角组中切牙和低角组侧切牙在偏唇侧类型中占百分比最高,分别为95%和92.5%;(2)三组中切牙牙根唇亚类Ⅰ型为主要类型,其中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占的比例无明显差别;侧切牙中唇亚类II型为主要类型,三组所占百分比接近,无明显差别;(3)中切牙的居中间型百分比整体高于侧切牙为11.6%,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所占的百分比没有明显差别。侧切牙居中间类型高角组所占百分比高于均角组和低角组。(4)偏舌侧类型在整体样本中占的比例最小,本样本中未发现该类型。 3.牙根长轴与牙槽骨长轴的夹角: 上颌:高角组中切牙的牙根角度要大于均角组和低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均角组和低角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侧切牙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三组牙根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下颌:高角组中切牙和侧切牙的牙根角度大于低角组和均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均角组与低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牙槽骨的高度: 上颌切牙:三组中切牙在唇侧牙槽嵴顶-CEJ、唇侧牙槽嵴顶-PP、舌侧牙槽嵴顶-PP、根尖-PP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唇侧牙槽嵴顶-CEJ、舌侧牙槽嵴顶-CEJ在高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大,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唇侧牙槽嵴顶-PP、舌侧牙槽嵴顶-PP、根尖-PP在低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高角组最大,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切牙的唇侧牙槽嵴顶-CEJ、舌侧牙槽嵴顶-CEJ的距离、唇侧牙槽嵴顶到腭平面的距离在高均低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唇侧牙槽嵴顶-CEJ、舌侧牙槽嵴顶-CEJ在高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大,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牙槽嵴顶到腭平面的距离高角组最大、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下颌:高均低三组中,下颌切牙的牙槽骨高度在唇侧牙槽嵴顶-CEJ、舌侧牙槽嵴顶-CEJ、唇侧牙槽嵴顶-PP这三个项目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唇侧牙槽嵴顶-CEJ、舌侧牙槽嵴顶-CEJ这两项为高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大,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唇侧牙槽嵴顶-PP为低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高角组最大,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牙槽骨厚度: 上颌:中切牙在高均低三组中,唇侧牙槽嵴顶、距离唇侧牙槽嵴顶3mm、唇侧根尖处、距离舌侧牙槽嵴顶3mm、距离舌侧牙槽嵴顶6mm处总厚度的牙槽骨厚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高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大,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切牙在高均低三组中,唇侧牙槽嵴顶、距离唇侧牙槽嵴顶3mm、唇侧根尖、舌侧牙槽嵴顶、距离舌侧牙槽嵴顶3mm、距离舌侧牙槽嵴顶6mm、舌侧根尖处的牙槽骨厚度高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大,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下颌:中切牙在高均低三组中,唇侧牙槽嵴顶、距离唇侧牙槽嵴顶6mm、舌侧牙槽嵴顶、距离舌侧牙槽嵴顶3mm、距离牙槽嵴顶6mm处的牙槽骨厚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高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大,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切牙在高均低三组中,唇侧牙槽嵴顶、距离唇侧牙槽嵴顶3mm、距离唇侧牙槽嵴顶6mm、距离舌侧牙槽嵴顶3mm、舌侧根尖处的牙槽骨厚度高角组最小、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大,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切牙唇倾度、牙根位置类型、牙根角度、牙槽骨高度和厚度与垂直骨面型之间存在相关性。 2.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上下颌切牙唇倾度高角组唇倾度最小,均角组居中,低角组唇倾度大。 3.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切牙牙根类型主要为偏唇侧类型,上中切牙唇亚类I型为主要类型,低角组最多,上侧切牙唇亚类Ⅱ型为主要类型;下中切牙唇亚类I型为主要类型,下侧切牙唇亚类Ⅱ型为主要类型,与垂直骨面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4.上颌切牙牙根角度,高角组中角度最大,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小。上颌中切牙的牙根角度大于侧切牙。下颌侧切牙和中切牙牙根角度相近,高角组牙根角度最大,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小。 5.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切牙牙槽骨厚度,高角组最薄,均角组居中,低角组最厚。 6.成人安氏II类1分类切牙牙槽骨高度,高角组最高,均角组居中,低角组牙槽骨最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