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于桥水库周边农村生态示范区建立与水环境保护
【6h】

于桥水库周边农村生态示范区建立与水环境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前言

2于桥库区总体概况

3于桥水库周边农村农业发展状况及对水库污染负荷分析

4水环境保护下农村生态示范区建设内容与模式

5实证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世界面临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如何协调发展农业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到农业持续、稳定向前发展,是全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随着点源污染控制的逐渐加强,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日渐突出。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证实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也存在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面源污染加剧了各类水体的污染,加速了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于桥水库坐落在天津蓟县翠屏山脚下,有翠屏湖之称。水库始建于1959年,控制流域面积2060平方公里,总库容15.59亿立方米。于桥水库是一个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作为天津市唯一的供水系统,于桥水库1983年引滦入津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天津市供水约9亿m3,对于天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库上游及库周地区的污染剧增,导致于桥水库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目前,随着工业污染的控制程度不断加强,于桥水库非点源污染超过了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已经上升为威胁饮用水源地和流域水环境的主要原因。对于桥水库非点源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 本文结合天津市社会发展项目“于桥库区农村生态示范工程”的研究,通过分析于桥水库周边农村对水库污染负荷的贡献,探讨水环境保护前提下库区周边农村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内容和模式,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水环境保护的双赢。文中着重从库区周边农村对水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资料收集,查清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对水库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于桥库周围农村对水库污染的份额评价,通过周边污染如村落、山地、果林、降水等污染物入库总负荷量和其各占权重的分析计算,得出库区周边村落是于桥水库库区最严重的污染源之一,明确治理重点。依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清洁生产理论,在库周建立生态示范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保护于桥水库环境,实行经济发展与水体保护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保证库区水质良性循环,把于桥库区建设成为县内重要的绿色生态园,最终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 本文根据于桥水库周边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总结了周边农村的经济现状,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发展生态农业,改造坡耕地,搞好水土保持为基本内容,认为建立生态示范区是促进库区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发挥资源优势,以山区综合开发、库区开发、旅游及第三产业调整为主要内容,重点建设生态家园,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旅游产业等示范区,提出适合库区的生态示范模式,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水库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战略。以生态家园模式清池三村、生态旅游模式毛家峪为例,阐述了库区农村建立生态示范区,发展农村生态家园种、养及物流生态循环模式,和发展生态旅游业带来的显著成效,总结经验,提出以后改进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