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战前十年农村经济状况考察——以华北、华东地区为重点
【6h】

抗战前十年农村经济状况考察——以华北、华东地区为重点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农村各阶层的土地占有及经营方式

1.1 农村各阶层土地占有状况及经营方式

1.2 土地问题日益严重 劳动生产率低下

第二章 租佃关系及雇佣状况

2.1 佃农比重、地租状况

2.2 地租剥削对农业生产力的束缚

2.3 关于“二五减租”

2.4 农村中的雇佣关系

第三章 农村田赋税捐及农村经济商品化

3.1 正税、附加和预征

3.2 苛捐杂税、兵差及官僚地主的额外榨取

3.3 农村经济商品化和农民的贫困

3.4 农民收支不敷及负债情况

第四章 灾荒下的农民生活

4.1 节水旱灾害及发生的原因

4.2 灾荒造成的严重后果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中国30年代农村经济的衰败景象:(一)抗战前十年农村各阶层的土地占有和经营状况,农业劳动工具及耕畜的占有情况,以及人均劳动生产率;(二)农村中的封建租佃关系及雇佣状况,佃农收支的净余率,雇农经济的地位,雇农的收入及生活情况;(三)农村中的田赋、田赋附加及其征收过程中的混乱无序,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富农以下的家庭的收支状况、负债比例;(四)灾荒打击下的农村经济状况等等。
  结果证明: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中,如果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即使城市工业暂时有所缓慢发展,在内忧外患俱全、国家政权殖民地性质尚无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这种靠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基本生存为代价的现代化,只能使农村经济日益陷入衰败之中,结果会使广大劳动群众在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日益走上现存政权的对立面,从而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埋下了政府崩溃的隐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