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 Study of American Cohabitation From Social-Cultural Perspective
【6h】

A Study of American Cohabitation From Social-Cultural Perspective

代理获取

目录

ORIGINALITY RESEARCH STATEMENT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ments

Table of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Chapter 4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Cohabitation

4.1 The Meaning of American Cohabitation

4.2 Stages of American Cohabitation

4.2.1 The Beginning Stage(before 1970’s)

4.2.2 The Developing Stage(after 1970’s)

4.3 Types of Cohabitation

Chapter 5 Causes of Cohabitation

5.1 Micro-level Explanation

5.1.1 American Individualism

5.1.2 Individualism and Family Values

5.2 Macro-level explanations

5.2.1 Economic forces

5.2.2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5.2.3 Social Movements

5.2.4 Family Policies

Chapter 6 The Comparis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6.1 Housework

6.2 Children

6.3 Domestic Violence

6.4 Money

6.5 Emotional Well-Being

Chapter 7 Conclusion

References

展开▼

摘要

美国同居数量的急剧增长引起了对美国同居问题的探讨。在许多美国人越来越倾向于同居这种新的家庭模式之时,人们对同居的认识和理解也各不相同。同居研究者提出三种观点。第一,同居就是结婚之前短暂的阶段。第二,同居也可被视为单身。第三,同居等同于婚姻。由于同居在表面结构上似于婚姻,许多人趋于最后这一观点。
  本篇文章是针对上述第三个观点“同居等同于婚姻”,展开分析。本文作者认为“同居等同于婚姻”包含两个内涵。第一个内涵是认同同居的普遍性,第二个内涵是认同同居的代替性。作者从历史发展的层面用数字来说明美国同居的产生发展阶段,并探究美国同居数量飞速增长的宏观以及微观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美国人对自由主义的崇尚这一微观原因,以及美国在60和70年代所经历的社会,经济变化这一宏观原因,使得同居被美国人广泛接受并普遍发展。
  对于同居的代替性,本篇文章提出异议。通过传统婚姻比较衡量家庭的五个因素,同居对家庭,孩子,社会以及对同居者本人都会带来不利。所以同居不能代替婚姻成为社会家庭单元。政府以及社会学家应充分认识同居的弊端,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同居的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孙婧;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立柱;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771.281;
  • 关键词

    婚姻观念; 同居问题; 政府管理; 美国;

相似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