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的辩证思考
【6h】

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的辩证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序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题的研究意义

(三)本题的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一、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及其辩证关系的一般性认识

(一)社会公正的含义界定及内容表现

1.社会公正的含义界定

2.社会公正的内容表现

(二)人的自我和谐的含义界定及内容表现

1.人的自我和谐的含义界定

2.人的自我和谐的内容表现

(三)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之间的辩证关系

1.社会公正是人的自我和谐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2.人的自我和谐是社会公正的人本表现

(四)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的历史理论回顾

1.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的理论渊源

2.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二、对我国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两者关系现状的审视

(一)现状透视

1.经济领域里的问题

2.政治领域里的问题

3.文化教育领域里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

三、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实现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统一

(一)实现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辩证统一的总原则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原则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3.坚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则

(二)实现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辩证统一的具体路径

1.经济方面

2.政治方面

3.文化教育方面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中心话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社会和个人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本文变通一下,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述,社会和个人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其实也可以表现为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从社会公正的角度来看问题,社会公正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存在、社会大环境,社会公正应该是人的自我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从人的自我和谐角度看问题,人的自我和谐表现为一定的人的素质状况,人的自我和谐应该对于社会公正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但是,结合实际来看问题,历史以来,如何解决好社会公正与人的自我和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很困难的话题。这一问题,在今天表现的就更加突出和重要。
   众所周知,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一提法引起了全国上下人们的广泛、强烈地共鸣。人们深深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改善并不仅仅是“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全部内涵,而社会公正、权利平等、人格尊严、人的自我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等更应该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因为,人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有物质和精神上的全面追求。
   平心而论,中国改革开放头二十多年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追求“物质化”的发展阶段,因为当时的国情需要我们首先建立好一定的物质基础。然而,自从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伟大目标之后,可以说中国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开始追求“更高目标”的阶段。这就是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定要做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们不但要求物质生活提高,而且也要求精神生活全面提高。
   但是,事实证明,目前我国社会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和问题。其中社会不公正与人的自我不和谐所导致的“二者脱节”矛盾现象,就是表现比较突出和重要的一个问题。
   就社会不公正问题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的自我不和谐。大量的事实证明,社会异化、畸形现象比较严重,种种社会不公正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例如,社会差别(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的明显拉大;民生现象和问题(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买房子难等)的日趋凸显;官员和社会腐败现象和问题(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人心冷漠等)的日趋严重;如此等等。总之,人们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冷漠心理”、“反感心理”和“反抗心理”,出现了让人们感到无法做到“自我和谐”的念头和态势,甚至在人们心理上萌生出“做人太累”、“自我和谐太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