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克拉玛依市土地类型变化遥感监测及成因分析
【6h】

克拉玛依市土地类型变化遥感监测及成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社会经济

第三章 土地类型变化遥感监测原理与方法

3.1 遥感数据

3.1.1 Landsat卫星MSS/TM数据介绍

3.1.2 图像预处理

3.2 监测方法

3.2.1 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

3.2.2 决策树分类法概述

3.2.3 人工神经网络法概述

3.3 遥感解泽

3.3.1 遥感解译的原理

3.3.2 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3.3.3 遥感影像目视判读

第四章 克拉玛依市土地类型动态变化

4.1 数据收集

4.1.1 遥感数据

4.1.2 非遥感数据

4.2 遥感图像处理

4.2.1 图像校正

4.2.2 图像裁切

4.3 图像解译

4.4 土地类型动态监测分析

4.4.1 1978年土地类型状况

4.4.2 2002年土地类型状况

4.4.3 2010年土地类型状况

4.5 土地类型变化趋势

4.6 精度分析

第五章 土地类型变化成因分析

5.1 自然影响因素

5.1.1 海拔高度对土地类型变化的影响

5.1.2 气温对土地类型变化的影响

5.1.3 降水对土地类型变化的影响

5.1.4 沙尘天气对土地类型变化的影响

5.2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5.2.1 人口因素

5.2.2 经济因素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克拉玛依市位于我国西部的准葛尔盆地西北边缘,地势较高,绝大部分地区为戈壁荒漠,是典型的依托石油开采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在我国,纬度较高的地区中出现大于40℃高温天气的地方并不多,克拉玛依市是其中之一。这些地区主要问题是昼夜温差大,岩石风化强烈,因此导致土地类型的转换频率加快,土地覆盖演替周期缩短,土地类型呈现多样化和异质性,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地利用和保护。本论文以克拉玛依市北部的乌尔禾区为典型研究区,对其进行土地类型变化遥感监测及成因分析。本文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利用1978年、2002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研究区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得研究区的土地类型变化图,并分析研究1978年、2002年和2010年土地类型变化规律,然后探讨该研究区土地类型变化的主要成因,并着重分析自然因素的影响,分别从研究区的海拔高度、温度、降水以及风沙天气这四个方面与土地类型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利用1978年、2002年和2010年的遥感图像对克拉玛依市进行土地类型动态监测研究。克拉玛依市属于典型的戈壁荒漠地区,仅研究风蚀和水蚀的土地就占该区域的20%以上,风蚀沙地面积、盐碱地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裸土地、裸岩石砾等在风化和盐渍化的作用下产生的。(2)本文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对遥感影像进行较正、裁切等预处理,并基于决策树分类的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将土地划分类别,分析各土地类型变化趋势。(3)导致克拉玛依市土地类型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自然因素以海拔高度、气温、降水和大风天气最为主要。经过分析研究,该地区的海拔高度对土地类型的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为盐碱地、风蚀沙地的形成提供条件;气温、降水和大风天气对土地类型的变化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降水量的增加以及风沙天气的出现等,林、草、耕地的而积、水域的面积、盐碱地、风蚀沙地的面积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除此以外,人口的增加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建设用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人为因素对土地类型变化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