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视觉搜索任务中背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
【6h】

视觉搜索任务中背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背景线索效应

1.1 经典背景线索效应范式

1.2 背景线索效应的属性

1.3 背景线索效应的理论解释

2 可预测性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2.1 场景与目标关系可预测

2.2 场景与目标关系不可预测

3 背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

3.1 注意引导加工说

3.2 反应选择加工说

3.3 双阶段加工说

4 背景线索效应研究的新范式

4.1 当目标位置有多个可能性时的研究范式

4.2 目标位置变化的研究范式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设计

1 问题提出

2 研究设计

2.1 实验一的研究设计

2.2 实验二的研究设计

2.3 实验三的研究设计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及创新

3.2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可能目标位置为1个和2个时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1.5 小结

实验二 可能目标位置为4个时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实验三 可能目标位置为8个时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部分 总讨论

1、当目标位置有多个可能性时背景线索效应产生的机制

2、重复背景与目标位置之间并非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3、背景线索效应的机动性

4、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总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Chun和Jiang(1998)首次提出背景线索效应范式及其概念,即特定的空间布局引导注意指向目标,使得搜索绩效提高的现象被称为背景线索效应(contextual cueing effect)。已有研究表明,当学习一种重复场景与目标位置的关系后,将两两重复场景的目标位置进行交换,个体仍能学会交换后的重复场景与新目标位置之间的关系。当前对背景线索效应产生的机制主要有三种观点,即注意引导说、反应选择说和双重机制调节说。而考察所用的指标是搜索函数斜率与截距的变化。当被试在搜索目标时,如果是因为注意引导导致背景线索效应,则会出现被试对重复场景的搜索效率更高,函数的斜率会下降得更快;如果是因为前注意加工或反应选择加工导致背景线索效应,则会出现截距在重复场景与新异场景之间的显著差异。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当一个重复场景与多个可能的目标位置中的一个随机匹配时背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探讨在学习阶段,当重复场景匹配一个(控制组)或两个(实验组)可能目标位置中的任意一个时,是否会产生背景线索效应,且产生的效应量有何变化,背景与目标间一一对应关系是否不是必要的。包含两个实验条件,其中控制组采用的是传统背景线索效应范式,即一个重复背景匹配一个目标位置;实验组在控制组的条件下,采用一个重复背景匹配两个目标位置,一个目标位置对应两个重复背景的方法。实验一是2场景(重复、新异)×48学习区组(1、2、3…48)×2可能目标位置(一个、两个)的混合设计,结果发现,这两种实验条件下都产生了背景线索效应,且效应量大致相同,说明在该范式下,注意引导可能不是产生背景线索效应的必要条件。
  实验二在实验一结果的基础上,再次增加被试学习的难度,是否会产生于实验一效应量相似的背景线索效应。方法是一个重复背景匹配四个目标位置,一个目标位置对应四个重复背景,即重复背景与目标位置之间是4-4对应的关系。采用2场景(重复、新异)×48学习区组(1、2、3…48)×可能目标位置(四个)的被试内设计,结果出现了与实验一两种实验条件下效应量相当的背景线索效应,这说明,注意引导不是产生背景线索效应的必要条件。
  实验三的目的是将本实验范式中背景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最大复杂化,考察被试能否也出现与实验一相当的背景线索效应,从而说明该范式下背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方法是一个重复背景匹配八个目标位置,一个目标位置对应八个重复背景,即重复背景与目标位置之间是8-8对应的关系,采用2场景(重复、新异)×48学习区组(1、2、3…48)×可能目标位置(八个)的被试内设计,从而更进一步证明实验二所得的实验结论,并说明重复背景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多重复杂的对应关系,也说明了背景线索效应产生的机动性。
  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如下:
  (1)在本研究所采用的的新范式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说明,注意引导不是产生背景线索效应的必要条件。
  (2)重复背景与目标位置之间并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3)背景线索效应的产生具有机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