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工资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研究——基于百村调研的实证分析
【6h】

工资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研究——基于百村调研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二元经济理论

二、刘易斯拐点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数据说明

一、数据来源

二、劳动力外出打工情况

三、农村内部工资情况

第四章 实证分析

一、变量定义与描述

(一)道路

(二)村劳动力教育比率

(三)汉族比率

(四)人均耕地面积

(五)种植结构

二、实际雇工工资的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Hausman检验

(二)实际雇工工资的随机效应回归模型

(三)模型估计结果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一)挖掘人口红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二)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提升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释放劳动力外出务工

(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2004年的“民工荒”现象出现到今天,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这一情况尤其在沿海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然而,关于中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进入劳动力短缺时代,目前在学术界仍然存在很大争议。大部分相关的研究建立在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和对总体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估计上。由于劳动力统计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这些争议很难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
  本文选取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7年、2011年和2015年三期的百村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在控制树特征变量和乡虚拟变量的基础上,分析时间对农村内部实际雇工工资的影响,结合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对我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进行判断。
  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实际工资水平依然不断地向上攀升。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实际雇工工资都在加速上涨,这表明剩余劳动力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已经到达“刘易斯拐点”。该发现对中国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将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