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目标识别的视音频合成传输系统设计
【6h】

基于目标识别的视音频合成传输系统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视频分割算法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1.4研究任务

1.5论文结构

1.6 小结

第二章系统结构

2.1系统框图

2.2系统流程

2.3 小结

第三章基于DirectShow技术的视频数据处理

3.1 DirectShow技术简介

3.2 COM技术简介

3.3 DirectShow系统

3.4 DirectShow软件开发方法

3.5程序的可视化调试

3.6小结

第四章数字视频压缩算法

4.1视频压缩的必要性

4.2视频编码国际标准化现状

4.3 H.26X系列标准

4.4 MPEG-X系列标准

4.5 H.263编码

4.5.1 H263编译码器的总体设计方案

4.5.2量化和反量化

4.5.3 Zigzag扫描及变长编码

4.5.4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4.6小结

第五章基于DirectShow的网络视频传输

5.1 RTP的特点

5.2 RTP协议

5.3 RTCP协议

5.4基于DirectShow RTP实现

5.5小结

第六章视频音频合成及实时播放系统的实现

6.1视频源和音频源的捕获

6.2视频合成

6.3音频的合成与本地文件的保存

6.4视频流的压缩编码及网络传输

6.5系统运行效果

6.6流媒体服务器的架设和发布

6.7小结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21世纪是计算机和网络的世纪,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其用户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用户数量的激增又刺激了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文字信息交流方式,结合了多媒体的网络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基于网络的音频视频技术,极大的延伸了人们的活动空间,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 音视频技术与网络相结合,是未来网络发展的一个方向。谈到视频技术,就不能回避压缩,因为视频数据的数据量是惊人的。不经压缩处理的海量视频数据无法在现有的网络实时传输。本文介绍了标准的视频压缩算法,比如MPEG,H.26X系列。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通过研究这些技术,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种视频图像目标搜索算法,为数据的进一步压缩提供了基础。减小数据量只是实时网络传输的一方面,还要不断改进网络传输协议,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UDP的实时传输协议RTP。通过RTP协议的封装,经过目标提取的视频数据得以在Internet上实时传输,提高了传输效率。 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基于Windows平台,使用VC++6.0编程工具实现。系统的实现基于DirectShow编程框架,论文介绍了基于DirectShow的音视频捕获技术,视频合成技术,声音合成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文件存储技术等。DirectShow程序开发符合COM编程规范,论文介绍了基于COM的编程开发方法。由于采用了COM编程规范,使得软件升级和扩展极为方便,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