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主体意识研究——以天津市青年女性调查为基础
【6h】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主体意识研究——以天津市青年女性调查为基础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及女性主体意识的历史发展

2.1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主体意识

2.1.2 女性主体意识

2.2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2.2.1 社会性别理论

2.2.2 优势视角理论

2.2.3 社会建构理论

2.3 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历程

2.3.1 女性主义对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影响

2.3.2 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女性主体意识的实证研究及分析

3.1 女性主体意识实证研究的基本信息

3.2 女性主体意识的实证现状

3.3 女性主体意识的问题表现及其分析

3.3.1 女性对主体意识的认知不深入

3.3.2 女性主体意识理念与实践的脱节

3.3.3 女性主体意识的不稳定性

3.3.4 女性对主体意识存在误解

3.3.5 不同层次女性主体意识的不平衡性

第四章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探析女性主体意识的影响因素

4.1 劳动性别分工的影响

4.2 社会性别文化的约束

4.3 婚姻家庭制度的制约

4.4 宣传教育中存在的偏差

4.5 主体意识发展中欠缺引导

4.6 女性在就业中的困难境遇

第五章 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对策思考

5.1 提升女性自身素质

5.2 推进先进的性别文化

5.2.1 改变由男性支撑家庭的观念

5.2.2 重构性别文化中的不合理成分

5.3 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

5.3.1 切实保障女性就业权

5.3.2 建立女性服务机构

5.3.3 强调性别平等的标准

5.4 完善教育与宣传体制

5.4.1 学校教育和教师培训中融入性别教育的内容

5.4.2 注重宣传的全面性和普遍性

5.4.3 大众传媒中融入社会性别视角

5.4.4 注重女性主体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引导

小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当代,中国女性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点,从被教化了的如“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解脱出来到开始追求男女平等,并获得政治权、受教育权,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一系列现象,正是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从无到有、从觉醒到提升、发展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主体意识得到了空前发展,女性的自我认知不断提高,权利意识提升,发展意识高扬。但在其主体意识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各种问题与偏差。本文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社会性别视角探索女性主体意识在认知层面、理念与实践的层面、不同层次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平行性层面及其主体意识的稳定性层面的现状,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为中国女性主体意识培育提供借鉴。
   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解释了本文的相关概念,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总结了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历程。突出介绍了社会性别理论及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交代了本次实证调查及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用统计数据和图表展示了女性主体意识的现状,并对女性主体意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第四部分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劳动性别分工、社会性别文化、婚姻家庭制度、就业困境、教育宣传中存在的偏差等因素进行了详细阐释。
   第五部分提出了发挥女性主体性、进一步正确培育与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策略。主要从推进先进性别文化、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教育宣传体制的改善、女性素质提升及建构性别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