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供应链企业间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6h】

供应链企业间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心理距离研究综述

2.2 共享心智模式研究综述

2.3 价值共创研究综述

2.4 合作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第三章 模型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3.1 各变量相互关系与假设提出

3.2 理论模型构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变量测量与样本描述

4.2 信度和效度检验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2 假设检验

5.3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机制构建与研究展望

6.1 管理机制构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市场动态竞争愈演愈烈的环境下,企业以供应链形式缔结联盟合作关系,实现外部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同创造,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已然成为企业获取合作创新成果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它弥补了企业自身创造价值力度不足、能力有限的问题,帮助扩大资源接口,是企业获取合作伙伴互补性资源的最佳途径。随着供应链企业合作程度的加深,企业间资源转移和共享频率逐渐加快,合作惯例与合作能力随之形成,企业间的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效应的影响逐步显现。心理距离是疏离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降低企业间心理距离将有助于供应链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的快速高效运转,对促进供应链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供应链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研究,有学者从组织协同、关系学习角度研究关系嵌入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学者从资源依赖角度研究资源获取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学者从交易成本角度研究企业间价值共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也有学者从网络能力角度研究网络结构和吸收能力对集群间企业合作绩效的影响。虽然有部分学者从供应链企业领导者的自身风格、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及承诺关系等主观角度进行分析,但都没有深入剖析影响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行为的形成及合作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心理机制。为此,本研究从心理距离视角研究供应链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提升机制,以期为供应链企业间开展合作创新活动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与管理启示。 本研究以供应链企业间心理距离为切入点,以提高供应链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为落脚点,在网络资源观、社会嵌入性理论、合作创新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与开放式创新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引进共享心智模式为中介变量、价值共创为调节变量,探究供应链企业间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首先,对研究变量进行内涵、结构与测量方面的文献梳理,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分析变量间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并建立理论模型;其次,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采用成熟量表进行问卷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384份样本数据,运用AMOS17.0、SPSS21.0分析软件进行信效度测量以及假设检验;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共享心智模式在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价值共创对心理距离与共享心智模式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根据结论建立相关管理机制来指导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

著录项

  • 作者

    张晗;

  •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
  • 学科 工业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丽平;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供应链; 企业间; 心理距离; 合作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