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京津冀经济增长与空气质量的关联性研究
【6h】

京津冀经济增长与空气质量的关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第三经济增长极,2017年平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3.8亿元,占全国的10%。然而,京津冀地区重工业占比较大,资源和环境条件并不突出,使得后续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开始显现。尤其自2013年开始,京津冀地区频繁出现重度污染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经济增长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推进地区绿色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发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我国学者也在上世纪末逐渐开始进行二者相关性的研究。为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研究,将EKC与模型相结合,直观定量分析二者存在的线性关系和相互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曲线形状会发生不同变化,并且存在曲线形状发生改变的转折点。但在理论研究中,关于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着重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定量研究。 接下来,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在2006-2017年间的经济增长和空气质量情况做了一个基本描述,发现京津冀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呈增长趋势;其中北京已逐渐发展为第三产业为主要支撑产业,而天津和河北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发展趋势京津冀三地差距较大,其中以河北较为突出。无论是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还是烟(粉)尘排放量河北都是三地中排量最大的,且排放量发展趋势出现波动情况。相比之下,北京和天津排放量波动情况不大,且总体都呈下降趋势。空气质量的发展三地都呈下降趋势,尤其2013年后,空气质量达标天数骤减,虽后逐年上升但上升缓慢,且与2013年前水平有一定差距。 最后在前面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作为衡量京津冀经济增长与空气质量的指标,构建了京津冀空气质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冀2006-2017年间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空气质量变化的拐点。并选取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率为控制变量研究了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倒“N”型但未达到拐点。产业结构 对空气质量有负向影响,人口密度、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绿化程度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但城市绿化程度加大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不显著。最后,为京津冀空气质量的改善构建了法律、监测和技术保障体系。

著录项

  • 作者

    靳泽凡;

  •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健;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京津冀; 经济增长; 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