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6h】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念概述

1.1 相关概念的概述

1.1.1 “互联网+”的内涵

1.1.2 “互联网+”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1.1.3 “互联网+”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

1.2 “互联网+"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依据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的阐述

1.2.2 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观

1.2.3 新时代的网络安全观

1.3 “互联网+”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依据

1.3.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1.3.2 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要求

第二章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1.1 “互联网+”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新方法

2.1.2 “互联网+”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新平台

2.1.3 “互联网+”为大学生主体性发挥提供新渠道

2.2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

2.2.1 “互联网+”思维冲击着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2.2.2 “互联网+”传播挑战着爱国主义教学方式

2.2.3 “互联网+”内容消解着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三章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3.1.1 把握创新驱动特点,实现教育方式多样化

3.1.2 把握开放共享特点,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3.1.3 把握人机互动特点,引导大学生碎片化学习

3.1.4 把握跨界融合特点,提升全员育人功能

3.2 掌握“互联网+”技术,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渠道

3.2.1 强化“智慧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3.2.2 打造一支数字型教师队伍

3.2.3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3.2.4 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3.2.5 加强网络监督管理

3.3 顺应“互联网+”融合性,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作用

3.3.1 开发大学生互联网思维,培育自主性主体

3.3.2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互动,培育互动性主体

3.3.3 鼓励大学生的网络实践,培育创造性主体

3.3.4 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安全,培育自律性主体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爱国主义是历史文明的沉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校是孕育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日益加深,网络逐渐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互联网+”为大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信息获取渠道和学习体验,但是也冲击了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该文结合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了“互联网+”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和措施。首先,在梳理“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互联网+”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依据以及现实依据。其次,结合调查问卷,认真研究“互联网+”可能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高校要面对机遇与挑战,注重扬长避短,把握“互联网+”新特点,开拓爱国主义教育新局面;掌握“互联网+”新技术,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新渠道;顺应“互联网+”融合性,培育爱国主义教育新主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