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锂硫电池用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正极材料与芳纶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h】

锂硫电池用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正极材料与芳纶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锂硫电池简介

1.3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1.3.1硫/碳复合材料

1.3.2硫/导电聚合物

1.3.3硫/金属及金属氧化物

1.3.4多硫基复合材料

1.3.5正极的结构设计

1.4锂硫电池隔膜研究现状

1.4.1改性的烯烃类隔膜

1.4.2新型的电池隔膜

1.5本课题的提出

1.6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1引言

2.2实验部分

2.2.1原料及试剂

2.2.2实验仪器

2.2.3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2.2.4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硫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组装

2.3测试与表征

2.3.1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形貌表征(SEM和TEM)

2.3.2热重分析(TGA)

2.3.3冷场特征X射线能谱测试(EDS)

2.3.4孔结构测定(BET)

2.3.7激光共焦扫描成像拉曼光谱测试(Raman)

2.3.8粉末电阻率测定

2.3.9电化学性能测试

2.4结果与讨论

2.4.1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及其正极材料结构分析

2.4.2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硫正极材料的TG分析

2.4.3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硫正极材料的元素分析

2.4.4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硫正极材料的BET分析

2.4.5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硫正极材料的XPS分析

2.4.6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硫正极材料的XRD分析

2.4.7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的Raman与电导率分析

2.4.8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硫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氟化铈掺杂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原料及试剂

3.2.2 CeF3掺杂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3.2.3 CeF3掺杂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硫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组装

3.3测试与表征

3.3.1 CeF3掺杂蜂窝多孔碳纤维的形貌表征(SEM和TEM)

3.3.2粉末电阻率测定

3.3.3冷场特征X射线能谱测试(EDS)

3.3.4热重分析(TG)

3.3.9孔结构测定(BET)

3.3.10对L2iS6溶液的吸附作用

3.3.11电化学性能测试

3.4结果与讨论

3.4.1 CeF3掺杂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及正极材料结构和电导率分析

3.4.2 CeF3掺杂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正极材料TG分析

3.4.3 CeF3掺杂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正极材料XPS与FTIR分析

3.4.4 CeF3掺杂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Raman分析

3.4.5 CeF3掺杂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及正极材料XRD分析

3.4.6 CeF3掺杂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及正极材料BET分析

3.4.7 CeF3掺杂蜂窝多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硫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分析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相关性研究

4.1引言

4.2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和典型相关系数方法

4.2.1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计算与检验

4.2.2典型相关系数计算与检验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树枝状PMIA纳米纤维凝胶隔膜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5.1引言

5.2实验部分

5.2.1原料及试剂

5.2.2实验仪器

5.2.3纺丝液的制备

5.2.4 PMI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5.2.5多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硫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组装

5.3测试与表征

5.3.1纳米纤维膜的形貌表征(SEM)

5.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5.3.3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5.3.4纤维膜孔径测试

5.3.5纤维膜亲液性能测试

5.3.6纤维膜保液率性能测试

5.3.7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测试

5.3.8电池隔膜离子电导率测试

5.3.9电化学性能测试

5.4结果与讨论

5.4.1氟掺杂树枝状PMIA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分析

5.4.2氟掺杂树枝状PMIA纳米纤维膜的XPS分析

5.4.3氟掺杂树枝状PMIA纳米纤维膜的FTIR分析

5.4.4氟掺杂树枝状PMIA纳米纤维膜的孔径分析

5.4.5氟掺杂树枝状PMIA纳米纤维膜的亲液性分析

5.4.6氟掺杂树枝状PMIA纳米纤维膜的保液率分析

5.4.7氟掺杂树枝状PMIA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5.4.8氟掺杂树枝状PMIA纳米纤维膜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5.4.9氟掺杂树枝状PMIA纳米纤维膜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氟/四氧化三锰共掺杂PMIA复合膜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6.1引言

6.2实验部分

6.2.1原料及试剂

6.2.2实验仪器

6.2.3四氧化三锰纳米颗粒的制备

6.2.4纺丝液配制

6.2.5 PMI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6.2.4六硫化二锂溶液的制备

6.2.5多孔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硫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组装

6.3测试与表征

6.3.1高精度切片

6.3.2高倍透射形貌表征(HRTEM)

6.3.3纤维膜的形貌表征(SEM和TEM)

6.3.4原子力显微镜测试(AFM)

6.3.5冷场特征X射线能谱测试(EDS)

6.3.6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6.3.7纤维膜亲液性能测试

6.3.8纤维膜保液率性能测试

6.3.9纤维膜力学性能测试

6.3.10纤维膜孔径测试

6.3.11孔结构测定(BET)

6.3.12电池隔膜离子电导率测试

6.3.13多硫化物的抑制作用测试

6.3.14电化学性能测试

6.4结果与讨论

6.4.1纳米颗粒的XRD、TEM、HRTEM和SAED分析

6.4.2 PMIA纳米纤维膜的SEM和TEM分析

6.4.3氟锰共掺杂PMIA复合膜的AFM分析

6.4.4氟锰共掺杂PMIA复合膜的EDS和FTIR分析

6.4.5氟锰共掺杂PMIA复合膜的亲液性分析

6.4.6氟锰共掺杂PMIA复合膜的保液性分析

6.4.7氟锰共掺杂PMIA复合膜的凝胶化分析

6.4.8氟锰共掺杂PMIA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6.4.9氟锰共掺杂PMIA复合膜的孔径和BET分析

6.4.10氟锰共掺杂PMIA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6.4.11氟锰共掺杂PMIA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6.4.12氟锰共掺杂PMIA复合膜对多硫化物的抑制作用分析

6.5本章小结

7.1全文结论

7.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表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