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无机介孔材料的制备和研究
【6h】

新型无机介孔材料的制备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金纳米粒子

1.1.1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1.1.2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

1.1.3金纳米粒子的应用

1.2介孔材料

1.2.1介孔二氧化硅

1.2.2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1.2.3介孔二氧化硅的应用

1.2.4 MSNs递药系统的靶向运输

1.2.5 MSNs载体中靶向配体的应用

1.3磁性聚合物微球

1.3.1磁性纳米粒子

1.3.2 Fe3O4磁性纳米粒子

1.3.3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

1.3.4磁性复合微球的性质

1.4课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金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2.1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实验试剂

2.1.2实验仪器

2.2实验步骤

2.2.1以PVP为稳定剂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2.2.2柠檬酸钠单独作为稳定剂制备金纳米粒子

2.2.3柠檬酸钠和PVP共同作为稳定剂制备金纳米粒子

2.2.4金纳米粒子的官能化

2.2.5 Au NPs光学性质

2.3结果与讨论

2.3.1以PVP为稳定剂制备的金纳米粒子的表征

2.3.2柠檬酸钠作为稳定剂的影响

2.3.3柠檬酸钠和PVP共同作为稳定剂制备金纳米粒子

2.3.4金纳米粒子的官能化

2.3.5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

2.4结论

第三章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形貌控制

3.1.1实验试剂

3.1.2实验仪器

3.2实验步骤

3.2.1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

3.2.2 Fe3O4@RF复合微球的制备

3.2.4 Fe3O4@RF@mSiO2磁性介孔微球的制备

3.3结果与讨论

3.3.1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和筛选

3.3.2 Fe3O4@RF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

3.3.3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

3.4结论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以介孔二氧化硅为主体的药物载体智能控释系统已经被绝大多数科学家所认可,然而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单一的介孔材料,其功能的单一性和应用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相对与单一的纳米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组成多样,各组成成分的性质与功能产生协同作用,显示了其多功能,应用广泛的优势。而在功能材料中,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则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金纳米粒子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催化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纳米金可设计为免疫传感器,是利用生物体内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而导致电化学变化设计而成。由于纳米金具有极强的夺电子能力,能大大提高生物传感器的活性,金颗粒越小,活性越大。小粒径的金纳米粒子在介孔材料作为载体的生物传感器中还可作为守门人起到打开和封堵孔道的作用。 本文整合了介孔材料孔道规则、毒性低、易改性、介孔结构连续可调等特性以及磁性纳米材料在磁场下优异的富集、转运和固定能力,通过水热法制备了Fe3O4微球,并通过界面溶胶-凝胶聚合作用,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涂覆一层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并以此为核,通过静电作用将正己烷-CTAB-二氧化硅复合胶束沉积在Fe3O4@RF表面,从而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Fe3O4@RF@mSiO2,该复合微球具备了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均匀的尺寸和形状,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和结构。同时,利用金纳米粒子与介孔相近的尺寸,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守门人对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进行封堵,通过刺激-相应控制孔道的打开与关闭,从而形成完整药物的控释系统。

著录项

  • 作者

    韩阳;

  •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
  • 学科 化学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代昭,周立山;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电工材料;
  • 关键词

    无机介孔材料; 制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