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d系催化剂上CO偶联反应机制及临氢失活作用研究
【6h】

Pd系催化剂上CO偶联反应机制及临氢失活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前言

§1.2文献综述

§1.2.1一氧化碳偶联制草酸二乙酯的研究进展

§1.2.2催化剂的失活

§1.3论文工作的提出

参考文献

第二章CO偶联反应工业催化剂重复性实验及不同气氛下的反应性能考核

§2.1前言

§2.2实验部分

§2.2.1实验原理

§2.2.2实验设备与流程

§2.2.3实验所用原料的来源及规格

§2.2.4实验分析方法

§2.2.5实验过程及数据的测定

§2.2.6甲烷和二氧化碳气氛下的CO偶联反应考察

§2.2.7实验结果计算

§2.3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FZH100型催化剂CO偶联反应工艺条件的重复性实验

§2.3.2二氧化碳和甲烷气氛下CO偶联反应的考察

§2.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CO偶联临氢失活反应的研究

§3.1前言

§3.2实验部分

§3.2.1实验原理

§3.2.2实验设备与流程

§3.2.3实验所用原料的来源及规格

§3.2.4实验分析方法

§3.2.5实验过程及数据的测定

§3.2.6实验结果计算

§3.3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氢气对CO偶联反应温度影响的考察

§3.3.2氢气浓度对偶联反应的影响

§3.3.3温度对偶联临氢反应的影响

§3.3.4空时对CO偶联临氢反应的影响

§3.3.5氢气与一氧化碳的反应

§3.3.6氢气与亚硝酸乙酯的反应

§3.3.7临氢失活催化剂的再生

§3.4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CO偶联合成草酸二乙酯及临氢失活反应的原位红外研究

§4.1前言

§4.2实验部分

§4.3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CO、H2、C2H5ONO在催化剂及载体表面上的红外光谱研究

§4.3.2有关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的研究

§4.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失活催化剂表面性质的研究

§5.1前言

§5.2催化剂的化学吸附及比表面的测定与研究

§5.2.1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测定

§5.2.2FZH100型催化剂比表面的测定

§5.3.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的研究

§5.3.1 TPR实验部分

§5.3.2TPR实验结果与讨论

§5.4催化剂的X一射线衍射分析

§5.5催化剂的扫描电镜分析

§5.6催化剂的光电子能谱分析

§5.6.1实验部分

§5.6.2实验结果与讨论

§5.7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CO催化偶联及临氢失活反应的机理研究

§6.1前言

§6.2 CO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乙酯的反应机理探讨

§6.3 CO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乙酯临氢失活反应机理初探

§6.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结论

附录Ⅰ校正因子的计算

附录Ⅱ一氧化碳偶联反应和临氢失活反应系统物料衡算

附录Ⅲ一氧化碳偶联反应和临氢失活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附录Ⅳ H2与CO在催化剂表面上的饱和吸附及催化剂比表面的测定

附录Ⅴ催化剂表面上钯和铁元素深度剖析的结果

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是利用工业合成氨铜洗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为原料气,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等杂质气体.研究这些杂质气体对CO偶联反应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价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CO偶联合成草酸二乙酯反应在催化剂研制、工艺操作条件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有关工业化中所遇到的催化剂失活问题尚未见文献报道.该文采用已经过工业模试长运转的FZH100型催化剂,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不仅反应活性高而且稳定性好.使用该催化剂对于偶联反应及各种杂质气体对该反应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