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审计风险及风险基础审计应用研究
【6h】

审计风险及风险基础审计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审计风险问题探讨

2.1什么是审计

2.2审计风险概述

2.3审计风险要素概述

2.4期望审计风险

2.5审计风险模型概述

2.6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2.7审计风险的计量

第三章我国审计风险问题研究

3.1我国民间审计风险的特殊性

3.2我国民间审计风险的有关问题

3.3我国民间审计风险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分析

3.4会计师事务所“诉讼危机”的原因探究

3.5会计师事务所规避诉讼危机的几点措施

第四章风险基础审计

4.1审计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4.2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程序

4.3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方法

4.4风险基础审计下对内部控制及其风险的考虑

4.5风险基础审计中审计抽样的应用

4.6风险基础审计中各个循环的风险因素

第五章风险基础审计实例分析

5.1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5.2了解和评估重要的会计事项、资料来源

5.3执行初步风险评估

5.4拟订与执行审计计划,获取审计证据

5.5结束外勤工作,形成审计报告

5.6风险基础审计在银广夏事件中的应用分析

第六章我国开展风险基础审计的现实意义

6.1我国开展风险基础审计的现实意义

6.2风险基础审计对审计工作要素的几项要求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一: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录二:样本规模确定表

附录三:控制测试的统计抽样结果评价表

附录四: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度利润和利润分配表

附录五: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度现金流量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审计作为社会经济权责结构分离的产物,要对财务报表提出意见,做出结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是处于一种潜在的职业风险之中,审计职业界作为一个整体随时面临着赔偿或诉讼的可能性.这就使得人们必须关注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研究如何规避审计风险,其中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推广风险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是继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后,在西方国家审计界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它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评价,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用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测试水平,做出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和收集何种性质证据的决策.论文以对安然、银广夏事件的评论为引言,指出审计风险在审计行业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介绍了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和审计风险要素,并提出了审计风险模型的概念.论文大量运用图形和表格的形式,说明了风险要素之间的量化关系,以及审计风险模型在审计过程中的运用形式.然后,论文就中国民间审计风险的特殊性和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重要风险领域做了详细阐述,并进一步对目前审计行业面临诉讼危机的原因和规避危机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了让人们对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论文就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做了概要介绍,并对该模式的两大特色——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抽样做了重点说明.在实例分析部分中,论文以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会计报告为背景资料,模拟实施了风险基础审计的整个过程.在该过程中,论文摒弃了与传统审计模式相同的程序,而是着重对如何确定重要风险领域、如何实施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审计抽样做了详尽的分析.另外,论文还对银广夏事件做了进一步分析,运用对比的方法,说明风险基础审计确实能比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显著的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文章在最后部分阐述了中国推广风险基础审计的现实意义和在实际推广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