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双重教育目标下的教育模式研究
【6h】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双重教育目标下的教育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概述

1.1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1.1.1模式与教育模式

1.1.2“就业——升学”教育模式

1.2“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1.2.1有利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走出低谷

1.2.2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稳定的生源

1.2.3有助于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快速发展

1.3“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研究的理论意义

1.3.1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3.2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

第二章“就业——升学”教育模式产生的背景及特征分析

2.1“就业——升学”教育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业已运用的几种主要教育模式

2.1.2“就业——升学”教育模式产生的背景

2.2“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生存环境

2.2.1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建成

2.2.2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2.2.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

2.3“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类型及特征

2.3.1“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主要类型

2.3.2“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就业——升学”教育模式实施的动因分析

3.1满足现阶段农村不同阶层的社会需求

3.1.1现阶段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与职业教育

3.1.2价值观念、社会分层对“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推动

3.2追求教育机会均等促进了“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3.2.1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3.2.2“就业——升学”教育模式是追求入学机会均等的体现

3.3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实施

3.3.1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必须有机结合

3.3.2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亟待转移

3.4“就业——升学”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

3.4.1应试教育的内涵、成因及弊端

3.4.2“就业——升学”教育模式不会走上“应试教育”的歧途

第四章“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4.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4.1.2“就业——升学”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2终身教育理论

4.2.1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

4.2.2终身教育概念的界定、内容和方法

4.2.3“就业——升学”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3福斯特职业教育理论

4.3.1福斯特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4.3.2福斯特职业教育思想简介

4.3.3“就业——升学”教育模式有利于办学形式的多元化

第五章实施“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典型案例

5.1湖南省安化县社会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

5.1.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缓慢

5.1.2安化县的职业教育简介

5.2安化县第二职业中专实施“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具体运作

5.2.1实施“就业——升学”教育模式取得的成绩

5.2.2实施“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的主要做法

5.2.3实施“就业——升学”教育模式给人的启示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育模式是依据一定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办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办学程序、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是进行办学、实施教学的一般理论,是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与教学规律的反映,具有高效性、可操作性、开放性等特点. 本文是在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陷入困境,尤其是农林专业严重萎缩,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下开展研究的.通过本研究希冀找到一条适应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也为我国其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推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