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
【6h】

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1.2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和特点

1.2.1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2.2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1.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3.1碳系负极材料

1.3.2非碳基负极材料

1.4电解质溶液

1.5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6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实验仪器、药品及研究方法

2.1材料制备

2.1.1高温固相法制备材料

2.1.2共沉淀制备前驱体法合成材料

2.2 实验电池的装配

2.3结构表征(XRD衍射实验)及形貌表征

2.4充放电测试

2.5电化学测试

2.5.1交流阻抗分析

2.5.2循环伏安测试(CV)

2.6热稳定性测试(DSC)

第三章LiNi0.8-xMxCo2O2(M=Mg、Al、La)的制备及性能

3.1前言

3.2 LiNi0.8-xMxCo2O2(M=Mg、Al、La)材料制备

3.3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掺杂镁对材料性能的影响LiMgxNi0.8-xCo0.2O2

3.3.2掺铝对材料性能的影响LiAlxNi0.8-xCo0.2O2

3.3.3掺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LiLaxNi0.8-xCo0.2O2

3.3.4 LiMxNi0.8-xCo0.2O2的XRD分析

3.3.5 LiMxNi0.8-xCo0.2O2的SEM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LiNi1/3Mn1/3Co1/3O2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4.1引言

4.2材料制备

4.2.1 LiNi1/3Mn1/3Co1/3O2材料的制备

4.2.2 LiCoO2及LiNiO2材料的制备

4.3结果与讨论

4.3.1 LiNi1/3Mn1/3Co1/3O2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

4.3.2 X射线衍射分析

4.3.3SEM表征

4.3.4电化学性能分析

4.3.5交流阻抗分析

4.3.6循环伏安分析

4.3.7 热稳定性DSC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LiNi1/2Mn1/2O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引言

5.2材料制备

5.3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X射线衍射分析

5.3.2 SEM表征

5.3.3电化学性能

5.3.3交流阻抗分析

5.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层状镍酸锂是一种容量极高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从镍酸锂出发,合成出了三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x>Ni<,0.8-x>Co<,0.2>O<,2>、LiNi<,1/3>Mn<,1/3>Co<,1/3>O<,3>、LiNi<,1/2>Mn<,1/2>O<,2>,分别研究了三种材料的性能,为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做出了有益探索.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M<,x>Ni<,0.8-x>Co<,0.2>O<,2>(M=Mg、Al、La,x=0~0.05),氧气氛,800℃烧结12小时,研究了实验范围内不同x值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结构,发现当x值分别为0.05,0.05和0.01时,材料的前20次循环性能最好,其中LiAl<,0.02>Ni<,0.78>Co<,0.2>O<,2>与LiAl<,0.05>Ni<,0.75>Co<,0.2>O<,2>的电化学性能差别不是很明显.XRD图显示上述三种材料均为层状结构. 采用共沉淀合成前驱使体的方法制备了LiNi<,1/3>Mn<,1/3>Co<,1/3>O<,2>正极材料,研究表明,合成前驱体控制PH=11±0.2,反应温度控制在50℃左右,烧结温度1000℃,保温20小时,Li/(Ni+Mn+Co)=1.15时,合成出的材料电化学性能最优. LiNi<,1/3>Mn<,1/3>Co<,1/3>O<,2>材料分别在2.5~4.3,2.5~4.5,2.5~4.7电压范围下进行充放电,以1C=180 mAh/g为基准,设置电流0.1C,初始放电容量分别为172.9 mAh/g、77.1 mAh/g、200.7 mAh/g,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首次充放电效率分别为95.2﹪、88.6﹪、84.9﹪,随电压的升高而降低,循环性能也呈现此规律.,以LiNi<,1/3>Mn<,1/3>CO<,1/3>O<,2>为正极材料的实验电池在0.2C、0.5C、1C条件下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69.3 mAh·g<'-1>,143.1 mAh·g<'-1>,133.4 mAh·g<'-1>,3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均在92﹪以上.XRD结果显示LiNi<,1/3>Mn<,1/3>Co<,1/3>O<,2>材料为良好的层状固熔体,R=1.38,阳离子混排程度低.交流阻抗谱表明该材料循环过程中容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正极/溶液界面电阻的增加.循环伏安数据说明LiNi<,1/3>Mn<,1/3>CO<,1/3>O<,2>充放过程主要发生两对氧化还原反应.DSC结果显示LiNi<,1/3>Mn<,1/3>Co<,1/3>O<,2>材料的放热温度范围比钴酸锂及镍酸锂均宽,热稳定性较好. 采用共沉淀合成前驱体方法制备了LiNi<,1/3>Mn<,1/3>O<,2>正极材料,材料在2.5~ 4.3,2.5~4.5,2.5~4.7电压范围内0.1C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66.9mAh/g、180.4mAh/g、191.9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分别为90.7﹪、86.4﹪、82.1﹪,循环性能随电压的升高而下降,XRD图谱显示该材料为层状固溶体结构,但R=0.79,小于1.2,说明样品的阳离子混排程度较为剧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