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职业教育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6h】

职业教育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 言

第一章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概述

1.1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

1.1.1农村劳动力的概念及其特点

1.1.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以及其成因

1.2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1.2.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概述

1.2.2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必要性

1.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第二章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

2.1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特点

2.1.1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2.1.2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

2.2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

2.2.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外部制约因素

2.2.2内在制约因素及其所带来的后果

2.3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2.4当前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4.1职业教育功能决定其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当中具有战略性地位

2.4.2职业教育在当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当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职业教育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探究

3.1劳动力市场概述

3.1.1劳动力市场内涵

3.1.2劳动力市场基本理论

3.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3.2.1市场机制

3.2.2劳动力供给

3.2.3劳动力需求

3.2.4职业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是市场机制的必然要求

第四章当前职业教育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与对策

4.1当前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4.1.1我国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现状

4.1.2我国职业教育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

4.2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4.2.1以服务为宗旨,发挥职教在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作用

4.2.2以创新为动力,适应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需求

4.2.3以就业为导向,切实解决好剩余劳动力出口问题

4.2.4以质量保证为前提,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

参考文献

结 语

附录 山西省太原市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案例分析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我国劳动力数量多、质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至关重要,其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范围、从事工作及其稳定性.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培养各级各类具有专门技能人才的任务;职业教育是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进而使其有序、稳定、高层次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 本文就职业教育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当中发挥的作用与相关做法,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重要意义;其次从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特点入手,提出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当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以劳动力市场及供求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职业教育在应对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本文提出了职业教育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世纪课题的发展方略: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动力;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保证为前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