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交通道路沥青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6h】

重交通道路沥青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前言

1.2中国石油沥青供需状况

1.3中国石油沥青需求展望

1.4中国沥青的产品结构

1.5石油沥青的化学组成

1.6石油沥青生产方法简介

1.7国内外重交沥青生产状况

1.7.1国外重交沥青生产现状

1.7.2国外重交沥青质量水平

1.7.3国内重交沥青生产现状

1.7.4国内重交沥青的供需现状

1.7.5国内重交沥青的质量水平

1.8国内调合重交沥青的方案

1.9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实验部分

2.1前言

2.2实验方法和设备

2.3主要实验方法简介

2.4实验室样品调合方法

第三章实验结果与讨论

3.1兰州石化公司重交沥青族组成分析

3.1.1重交沥青四组分配伍性实验

3.1.2沥青质对重交沥青质量的影响

3.1.3蜡含量对重交沥青质量的影响

3.2兰州石化公司重交沥青生产工艺

3.3兰州石化公司重交沥青调合组分的选择

3.3.1软组分的来源与性质

3.3.2硬组分的来源与性质

3.3.3四种调合组分的理化指标分析

3.4兰州石化公司重交沥青调合组分生产工艺研究

3.4.1不同工艺条件下脱油沥青组成分析

3.4.2不同工艺条件下重催油浆的组成分析

3.4.3不同工艺条件下残渣抽出油的组成分析

3.4.4兰州石化公司重交沥青组分质量控制

3.5三组分调合方案的确定及配方研究

3.5.1试验原料的选择

3.5.2油浆与脱油沥青两组分调合配方研究

3.5.3油浆、抽出油与丙烷脱油沥青三组分调合配方研究

3.5.4三组分调合配方的验证实验

3.5.5工业试生产效果

3.5.6招投标110号重交沥青产品的生产实例

3.5.7经济效益分析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兰州石化公司重交沥青的开发始于1994年,采用科贝特在1979年提出哑铃状调合方法,即用溶剂脱沥青方法生产的针入度适中的脱油沥青与富含芳香分的馏分按一定比例用罐式调合法进行调合.采用酚精炼残渣抽出油和丙烷脱油沥青两组分调合方案,生产出符合国标GB/T15180的重交沥青产品,但作为调合组分的残渣抽出油产量有限,有时还会受到公司润滑油生产方案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重交沥青的生产发展.另外,由于抽出油蜡含量普遍较高,使重交沥青薄膜烘箱试验(TFOT试验)后15℃延度低,与国外先进水平要求的大于100cm差距较大.利用当前的两组分调合方案生产的重交沥青,产品质量与产量均受到限制.随着公司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工,催化油浆外甩量增大,按每年外甩5﹪-6﹪计,油浆每年产量可达16.5万吨.催化油浆的利用价值不高,一般作为低价值的燃料油组分,给公司带来得收益较少.但是这些富含芳烃、低饱和烃的油浆作为沥青的调合组分,对于增产沥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重交沥青质量现状及国内生产情况的调研,寻找兰州石化公司重交沥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控制对策.提出沥青调合组分性质不稳定,是造成产品质量波动较大,尤其是蜡含量和薄膜烘箱试验后延度波动较大的原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并拓宽原料来源,对不同工艺条件下丙烷脱油沥青、丁烷脱油沥青、残渣抽出油、重油催化裂化油浆等组分,进行组成及理化性质分析,确定了组分生产的工艺条件及组分质量的控制指标,在抽出油和丙烷脱油沥青两组分调合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油浆和脱油沥青两组分调合及抽出油、油浆、脱油沥青三组分调合生产重交沥青两种方案,采用优选法中0.618黄金分割法则,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小调工作,最终开发并确定了三组分调合方案,经工业试生产验证,配方可行,满足了市场需求,并以高质量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