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给药巴布剂基质制备及其释药性能研究
【6h】

经皮给药巴布剂基质制备及其释药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透皮吸收的原理

1.1.1皮肤的结构

1.1.2透皮吸收的皮肤壁垒

1.1.3透皮吸收的途径

1.2透皮吸收促进方法

1.2.1化学方法

1.2.2物理方法

1.2.3前体药物给药

1.3经皮吸收剂型

1.3.1凝胶剂

1.3.2贴剂

1.3.3巴布剂

1.4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第二章基质的制备研究

2.1概述

2.2实验部分

2.2.1实验原料和仪器

2.2.2壳聚糖基质的制备

2.2.3海藻酸钠基质的制备

2.2.4基质性能的评价指标

2.2.5基质含水量δH20的测定

2.3结果与讨论

2.3.1壳聚糖基质的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2.3.2海藻酸钠基质的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2.3.3基质含水量的测定

2.4小结

第三章体外释放及经皮渗透性能研究

3.1概述

3.2实验部分

3.2.1实验原料和仪器

3.2.2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3.2.3鼠皮的制备

3.2.4接受液的制备

3.2.5黄芩苷巴布剂的制备

3.2.6载入黄芩苷药物电极片的制备

3.2.7黄芩苷巴布剂的体外释放及经皮渗透实验

3.2.8载入黄芩苷药物的电极片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3.2.9电极片界面pH的检测

3.3结果与讨论

3.3.1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3.3.2黄芩苷巴布剂的制备

3.3.3黄芩苷巴布剂的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3.3.4黄芩苷巴布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能研究

3.3.5物理促渗方法的初步探讨

3.4小结

全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经皮给药系统具有众多的优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皮肤壁垒限制了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需要采用化学促进剂或者物理方法对药物进行促渗。本论文从制备巴布剂基质出发,以黄芩苷为药物模型研究了基质的制备与释药性能,并对利用低脉冲电流的物理促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开发经皮给药剂型奠定基础。 首先论文分别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骨架,通过粘接性能和力学性能来探讨巴布剂基质的配方与制备工艺,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壳聚糖基质配方为:壳聚糖0.2 g、PVA 0.3 g、明胶0.8 g、粘合剂GAT 1.5 g、粘合剂GAE 2.0 g、甘油0.3 g;海藻酸钠基质配方为:海藻酸钠0.3 g、卡波姆0.2 g、三乙醇胺0.4 g、粘合剂GAT:GAE 0.25:0.25、甘油1.8 g、柠檬酸0.03 g、PVA 0.2 g、碘化钾0.1 g、苯甲酸钠0.01 g。 其次论文通过制备黄芩苷巴布剂,研究其体外释放及体外经皮渗透性能。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巴布剂均具备良好的释放性能,药物可以经皮渗透。比较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基质制备的巴布剂较壳聚糖基质制备的巴布剂具有更好的释药性能和经皮渗透性能,释放速率分别为239.70μg·cm-2·h-1和98.20μg·cm-2,h-1,经皮速率分别为0.34μg·cm-2·h-1和0.23μg·cm-2·h-1。 最后本论文从提高经皮渗透性能出发,初步探讨了物理促渗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物理因素确定为脉冲频率10Hz,电流密度0.5mA/cm2时促渗结果最佳,其黄芩苷2小时的累积透过量为24.00μg/cm2,体外经皮速率为12.87μg·cm-2·h-1,该结果优于单一化学促渗方法的结果,采用协同促渗方法的结果为黄芩苷2小时的累积透过量为34.421μg/cm2,体外经皮速率为19.45μg·cm-2·h-1。说明进一步研究物理与化学协同促渗的方法有可能解决经皮给药系统中的渗透壁垒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