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通为导”和“以导为通”:我国中小城市高速铁路客站设计的发展方向
【6h】

“以通为导”和“以导为通”:我国中小城市高速铁路客站设计的发展方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研究课题的缘起

1.1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2课题选取的现实意义及必要性

1.2.1国外高速铁路发展的相关背景资料

1.2.2铁路客站功能定位的转变

1.2.3我国铁路客站及站区发展状况

1.2.4高速铁路客站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3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第二章 "以通为导"和"以导为通":城市交通规划和车站选址的关系

2.1国内外高速铁路车站设置方式

2.1.1国外高速铁路车站的设置

2.1.2京沪高速铁路沿途站点类型定位

2.2车站应成为地区发展的触媒

2.2.1以导为通:车站在城市中的选址布局

2.2.2以通为导:从城市更新角度看站区开发

2.3站区规划中TOD理论的应用

2.4站区规划中寻求节点交通价值与城市功能价值的平衡

第三章 我国中小型高速铁路客站设计的发展方向

3.1国内外高速铁路客站建设情况比较

3.1.1国外已建高速铁路车站概况

3.1.2我国近期建成交通建筑的新动向

3.1.3对比国内外铁路客站设计特征

3.2我国高速铁路中小型站舍的建筑设计原则和设计拓展

3.2.1中小型高速铁路客站的空间构成及特点

3.2.2新型设计理念下的建筑形式及结构选型

3.2.3人性化设计的新思考:对容错性的考虑

3.2.4旅客运输服务系统的重塑

3.2.5弹性设计策略的弹性应用:可拓展空间

3.2.6高速铁路全球网络化建设及资本运营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研究我国中小城市高速铁路客站设计的发展方向,总结国外高速铁路客站现阶段的设计特点,传统国铁运输的“等候式”特征将逐渐为国际现行的“侯乘合一”模式所取代,并随着客运量需求的增长和运载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中小型高速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呈现出“以通为导”和“以导为通”相结合双向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我国中小城市现状的分析,及对发达国家高速铁路客运站设计经验的借鉴,结合当代建筑理论的相关思潮进行分析论证,展望未来我国中小型高速铁路客站设计的发展趋势。 论文从城市、站域向站点逐步聚焦,对通过性客站与外部城市空间的交通组织关系作出了新的诠释,并以欧洲高速铁路网中一系列已建成站点为依据,对站房的内部功能、外部造型及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弹性设计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 通过性客站的建筑空间满足使用功能的高度集约和全方位适应的特征,其核心设计理念是如何通过建筑手段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论文通过六方面对我国中小城市高速铁路客站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行论述:客流地域化特征对建筑功能设置的引导,站内外交通组织具有统一的便捷性;建筑外部形态体现“批判的地域主义”特征,意在突出城市的可识别性;人性化设计中对“容错性”的考虑;重新整合客运配套服务设施,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作及产业化发展:内部空间组合模式逐步向“侯乘合一”过渡,加强候车空间的弹性设计;高速铁路的全球网络化建设及资本运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