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旧街区更新中群构建筑模式空间研究——以北京德胜尚城为例
【6h】

旧街区更新中群构建筑模式空间研究——以北京德胜尚城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尝试从空间认知角度出发,以北京德胜尚城及所在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句法对旧街区引入群构建筑前后街区空间构形的变化情况进行量化研究。同时,研究试图对当前城市旧街区和旧街区更新中的群构建筑模式在空间构形上的相互关联进行分析和归纳。
   旧街区更新中的群构建筑模式是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并在建筑模式语言等理论指导下,适应旧街区更新需要的产物。群构既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模式语言,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认知模型——各部分以关联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并与生活其中的人们密切作用。在认知科学的研究中,空间句法有别于一般意义的方法,它以拓扑学为理论基础,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认知过程模型,对空间构形进行量化描述。它综合考虑建筑空间与人的认知之间的关系,对空间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将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利用空间句法公司开发的Depthmap软件,选择轴线图实现对街区空间的图示语言转化,并对连接值、控制值、深度值、集成度和不同相关度下可理解度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旧街区中的群构建筑模式应遵循所在街区的拓扑构形。更新过程中引入群构建筑模式,导致街区可理解度值提高,这是街区更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可理解度值可以对街区空间构形的保持和延续进行判定,来保证更新前后人们对街区空间的认知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