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Kinugasa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6h】

Kinugasa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课题意义

1.2密度泛函理论

1.3文献综述

1.4立题思想

第二章 Kinugasa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2.1计算模型与理论方法

2.2结果与讨论

2.3 Cu(I)催化kinugasa反应机理的研究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对Cu催化的Kinugasa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结合前人的实验以及反应机理假设,我们提出了双Cu催化的机理,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对一些假设的反应路线进行研究,提出了最佳的反应机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Kinugasa反应是末端炔烃与硝酮化物在Cu(I)的催化下反应,选择性地生成顺式取代的β-内酰胺的过程。反应中,有机碱的加入对产物的对映选择性有重要影响。我们认为Cu催化的Kinugasa反应的历程是通过Cu(I)的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五元环缩环重排,和选择性质子化三个步骤生成β-内酰胺的过程。在整个催化循环过程中,有两分子的铜参与了整个催化循环,但是两分子的铜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其中一分子的铜做为催化剂催化[3+2]环加成反应,另外一分子的铜作为路易斯酸与炔烃形成炔铜化物,活化了C≡C键。在我们提出的反应机理中,有机碱的加入首先夺走了炔烃端位的氢,生成炔铜化合物。接着,两分子的炔铜化合物与硝酮进行分步的[3+2]环加成反应。在接下来的缩环重排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质子氢的转移过程,五元环断开得到烯酮化物。然后氮原子的孤对电子进攻烯酮化物中缺电子的碳原子,四元环成环得到烯醇化物。由于空间位阻的原因,质子氢在进行亲电加成生成β-内酰胺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性地得到热力学上不占优势的顺式取代的β-内酰胺,从而合理地解释了有机碱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对比了没有Cu参与的环加成反应过程,以及一分子Cu参与的环加成反应过程,发现两个铜参与的环加成反应历程为最佳的路线。
  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我们设计的反应历程在能量上是比较合适的,此过程为放热过程,整个过程共放出热量335.3kJ/mol,反应的能垒为98.6kJ/mol。[3+2]环加成反应生成六元环的过程是反应的决速步,我们计算的能垒与实验报道的温度可以很好的符合。通过使用两种模型IEFPCM及SMD模型对溶剂化效应进行计算,两种模型计算得到的能垒分别为96.5kJ/mol和93.5kJ/mol,得出溶剂对反应影响不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