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姜黄素缓释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
【6h】

姜黄素缓释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缓释口服给药系统

1.2模型药物的介绍

1.3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处方前研究

2.1材料和仪器

2.2姜黄素的含量测定

2.3姜黄素的硅胶柱纯化

2.4模型药物理化性质的考察

2.5结果与讨论

2.6本章结论

第三章 醋酸纤维素给药系统的研究

3.1材料和仪器

3.2给药系统的研制

3.3处方评价方法的建立

3.4实验数据的处理

3.5处方分散状态的表征

3.6处方的贮存稳定性考察

3.7结果与讨论

3.8本章结论

第四章 壳聚糖给药系统的研究

4.1材料和仪器

4.2给药系统的研制

4.3处方的表征

4.4实验数据的处理

4.5处方分散状态的表征

4.6处方的贮存稳定性考察

4.7结果与讨论

4.8本章结论

第五章 药物动力学研究

5.1材料和仪器

5.2姜黄素体内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5.3姜黄素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5.4统计学

5.5结果与讨论

5.6本章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姜黄素是用途广泛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姜黄素的水溶性极低而脂溶性良好,是典型的II型药物。药物的口服吸收极差,体内代谢迅速,导致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论文采用水不溶性材料作为载体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并利用固体高度分散技术降低药物的结晶度以改善其溶解度/溶出度,最终改善姜黄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建立了姜黄素HPLC体外/内含量测定方法。硅胶柱层析纯化市售姜黄,得到纯度为99.04%的姜黄素产品。理化性质研究表明药物的水溶性极低,脂溶性良好;药物对光照和pH敏感,粉末光照10天含量降低30.57%,溶液光照6h含量降至原来的20%;在20oC-40oC时,溶液在pH2-6内保持稳定。
  以醋酸纤维素为载体,丙酮为溶剂,溶剂法制备处方。药物能够被完全包裹于醋酸纤维素所形成的光滑致密的薄膜中并且能够均匀分散,颗粒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药物与载体之间形成了分子间氢键。药材比为1:10(w/w),10%(w/w)甘露醇为致孔剂的处方12h内药物累积释放量为94.92%,为一级释放模型,药物为无定形态;药材比为1:1(w/w),10%PEG6000(w/w)为致孔剂的处方12h内药物累积释放量为82.52%,为零级释放模型,药物为微晶态。两个处方均显著改善了药物的可润湿性、溶解度和溶出度。
  以壳聚糖为载体,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离子凝胶化法制备处方。处方的粒径随着制备体系中pH的升高而增大,同时表面则变得更为粗糙。药材比1:1(w/w),交联剂的浓度为0.3%(w/v)的处方的载药量为33.50±1.15%,包封率为85.20±0.92%,收率为71.33±2.15%,平均粒径为58.50μm,粒径分布为33.71-87.90μm。处方显著改善了药物的可润湿性、溶解度和溶出度。
  对给药系统的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药物的稳定性特别是光照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处方在6个月内能够保持外观、粒径、流动性(休止角)、含量和溶出度的稳定性。
  处方的载药量与其他给药系统相比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的Cmax显著增加,tmax显著延长,Kel和Ka则显著降低,AUC显著增加。处方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处方在体内具有明确的缓释药物的能力,能够显著的改善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是用于改善姜黄素口服吸收的最有应用前景的给药系统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