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的阻尼比研究
【6h】

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的阻尼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引言

1.2 支撑概述

1.3防屈曲支撑的发展和应用

1.4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的优点和缺点

1.5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防屈曲支撑的设计与施工

2.1防屈曲支撑基本性能

2.2防屈曲支撑的布置原则

2.3节点设计

2.4 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体系设计

2.5 防屈曲支撑的安装与施工

第三章 结构阻尼比概述

3.1 基本概念

3.2 阻尼模型

3.3 阻尼比

3.4 消能减震结构附加等效阻尼比

第四章 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的耗能减震性能

4.1 工程概况

4.2 参数选择

4.3 模型概述

4.4 自振特性分析

4.5 地震波的选取

4.6 核芯单元的材料强度影响

4.7 普通支撑替换影响

4.8 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构造影响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的附加阻尼比研究

5.1 对比模型介绍

5.2 附加等效阻尼比基本理论

5.3 附加等效阻尼比简化分析

5.4 消能减震原理

5.5 防屈曲支撑钢框架附加等效阻尼比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防屈曲支撑作为消能减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和1994年美国北岭之后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的工程中。在我国,防屈曲支撑的研究、设计和工程应用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防屈曲支撑在一批重要公共建筑的工程应用,为我国在工程设计、施工和研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推动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但是,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工程应用相对较少,设计标准简单,从而制约了防屈曲支撑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和提高。为此,本文以中新生态城中学的教学楼作为工程背景,讨论了防屈曲支撑对支撑框架的耗能减震效果和附加阻尼比;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本文比较了防屈曲支撑与传统支撑,并对防屈曲支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工程应用状况及其结构体系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防屈曲支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些建议。同时,阐述了结构阻尼比的概念,并对三类常用阻尼比模型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比较,概述了消能减震结构的附加阻尼比。在上述基础上,以中新生态城中学的教学楼作为工程背景,假设防屈曲支撑的布置保持不变,相继建立了四个结构模型,并采用了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小震、中震、大震下的时程分析法对结构的耗能减震性能做了研究比较;概述了四类模型和附加阻尼比理论,以在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趋于一致的原则近似确定结构的附加阻尼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