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津市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指南研究
【6h】

天津市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指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发展的水文效应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国内雨水利用存在的不足

1.4 雨水管理规划

1.5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屋面雨水利用

2.1 屋面雨水水质

2.2 屋面排水

2.3 屋面雨水入渗

2.4 屋顶绿化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下凹式绿地

3.1 雨水径流水质

3.2 土壤入渗

3.3 设计指南

3.4 计算方法

3.5 效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然净化技术

4.1 植被缓冲带

4.2 生物滞留系统

4.3 河岸生态护坡

4.4 雨水湿地技术

4.5 雨水生态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透水铺装

5.1 水质分析

5.2 透水砖

5.3 透水混凝土

5.4 透水沥青

5.5 道路边缘排水设施

5.6 计算方法

5.7 效益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雨水调蓄技术

6.1 调蓄池

6.2 调蓄池容积确定

6.3 生态调蓄

6.4 效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雨水回灌系统

7.1 水质标准

7.2 入渗塘

7.3 入渗沟

7.4 水平辐射井

7.5 加压式人工回灌井

7.6 诱导补给

7.7 计算方法

7.8 效益分析

7.9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很多大中城市属于严重资源型缺水,天津市是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15,远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m3的缺水警戒线。
  雨水作为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环节,对补充地区水量和调节生态环境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集蓄利用雨水资源是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促进资源节约型、生态环境宜居型城市的建设。
  本课题着重探讨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寻找适用于我国的可持续雨水管理模式,并撰写城市雨水利用指南。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宜居等多方面因素,依据管理区域大小分层次进行控制,提出大流域规划、次级流域规划、环境管理规划及具体雨水管理措施的多层次雨洪管理体系,达到层层滞留、逐级削减,实现区域开发前后径流“零增长”。
  (2)归纳总结国内外雨水利用工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及各工程措施的适用情况,包括屋面雨水利用、下凹式绿地、自然净化技术、透水铺装、雨水调蓄及雨水回灌六大类。分析各项工程措施在减轻城市内涝同时,可获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
  (3)根据规范及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归纳雨水利用工程具体施工方法及设计参数范围,为今后城市雨水工程建设提供规划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提出大流域规划、次级流域规划、环境管理规划及具体雨水管理措施的多层次雨洪管理体系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入渗为主,集蓄利用为辅,重自然净化,审慎对待雨水回灌,提倡综合利用”的持续化雨水利用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