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豌豆花瓣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6h】

豌豆花瓣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声明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综述一TCP基因在高等植物形态建成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综述二植物花瓣发育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豌豆花瓣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前言

第二部分豌豆花瓣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2材料和方法

第二部分豌豆花瓣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3实验结果

第二部分豌豆花瓣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4.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两侧对称花型(zygomorphy)被认为是经过多次反复独立进化而来的,这种背腹极性的建立由多个机制共同控制,包括花器官原基的起始与分布,不同位置花器官对背腹极性信号的响应,以及响应后所导致的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差异。对模式植物金鱼草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由CYC-DICH-RAD-DIV共同控制的背腹极性建立机制。而对豆科模式植物百脉根LjCYC2基因的研究表明,尽管豆科与金鱼草的两侧对称花型是各自独立进化而来的,却同样招募了CYC基因控制背部花瓣属性。那么在豆科中是否存在与金鱼草类似的背腹极性控制途径?是否有其它新的因子被招募到豆科花型不对称发育过程中?我们利用豆科另一个模式植物豌豆(Pisum sativum)中的几个花型突变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豌豆突变体keeled wtings(к)始发现于1919年,呈翼瓣向龙骨瓣转化的表型。借助豆科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我们利用百脉根中一个与к表型类似的突变体kewl,将K基因成功分离。K编码一个TCP蛋白PsCYC3,属于豆科特有的一类非常保守的控制侧部花瓣属性的因子。另一个豌豆突变体lobedstandard(lst),因其带有裂片状的旗瓣而命名,研究表明LST编码LiCYC2的同源基因PsCYC2。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以及对lst/k双突变体的分析,我们进一步对豌豆中3个PsCYC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结合对豆科多个物种LEGCYC基因的进化分析,我们认为K与PsCYC2源于豆科中的一次基因复制事件,这次基因复制导致豆科中CYC基因发生了功能的歧化。

著录项

  • 作者

    王峥;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学科 遗传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罗达;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豆科;
  • 关键词

    豌豆; 花瓣发育; 两侧对称; TCP基因; 基因复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