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少数民族题材人物创作浅层化现象研究——以中国现代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
【6h】

少数民族题材人物创作浅层化现象研究——以中国现代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选题

1.2核心概念的定义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1.5研究现状

1.6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第二章 古代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概况及浅层化现象实例分析

2.1古代少数民族题材人物创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文中部分图片参考《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2.2 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绘画作品分类及代表作品分析

2.3古代少数民族题材人物创作浅层化现象实例分析:

第三章 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少数民族题材人物创作概述及浅层化个案分析

3.1 自发阶段——西部初探20世纪40年代

3.2自觉阶段——全面关注、逐步深入20世纪50、60年代

3.3繁荣阶段——文革结束后的二十世纪80、90年代

3.4绘画现状——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四章 少数民族题材人物创作浅层化现象呈现形式

4.1文化守护立场的缺失

4.2现代性的缺失

第五章 少数民族题材人物创作中对于民族文化的误读

5.1原生态的破坏所造成的浅层化现象

5.2对于民族宗教精神的误读

5.3摄影图片对绘画创作的帮助和桎梏

5.4人物创作中形象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第六章 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之后的种种现象

6.1现象分类

6.2艺术写生活动现象剖析

6.3现代化催生出的民族地区文化繁荣现象

第七章 浅层化现象中的深层化个案分析及反思

7.1浅层化现象中的深层化个案

7. 2少数民族题材人物创作反思

第八章 结论

一、由客观因素造成的浅层化现象

二、由主观因素造成的浅层化现象

附录:画家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真实感受: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生活在地域宽阔、人员较稀少的自然环境下,例如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生活在气候相对寒冷的东北地区,这里有着大片的森林覆盖;蒙古族生活在浩瀚的草原上;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生活在新疆的部分地区;藏族人民的生活区域以青藏高原为主;其它的少数民族例如白族、傣族、哈尼族等居住地以西南地区为主。在我国较为偏远的地方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如海南的黎族等。这些少数民族中的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文化和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他们在民族发展中受原始部落习性的影响很深,与现代文明保持了一定的距离,难能可贵的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基本上留有本民族的服装或是配饰的特色,民居和村落也保持着民族的风格特点。艺术家自古以来就有对这一题材领域的表现,在众多的绘画作品中,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艺术作品。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推进,这一题材人物创作呈现出了多样的面貌,但也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挖掘、探讨和整理的浅层化现象。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少数民族题材人物创作脉络的整理与分析;二、具体阶段性个案化的浅层化现象研究;三、浅层化现象背后所呈现的少数民族题材在现当代的发展状况。
  浅层化现象背后所呈现的少数民族题材在现当代的发展状况,主要是以最为突出的藏族题材、维族题材、苗族题材人物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发展现状和少数民族题材在各种画展中出现的频率,以及具体的获奖情况。这一部分内容以具体的数据为参考,结合本人实地考察的部分图片和文字材料具体说明并加以剖析现当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和艺术作品之间所存在的不对等问题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