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海万佛楼复原研究
【6h】

北海万佛楼复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

1.4研究基础

1.5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二章 万佛楼复原依据

2.1背景概述

2.2遗址遗存

2.3档案文献与历史照片

2.4 同时期同类型实物

2.5 相关研究

第三章 万佛楼复原研究

3.1 复原原则和思路

3.2 复原过程

3.3 BIM技术运用

第四章 万佛楼大木节点研究

4.1榫卯技术

4.2包镶技术

4.3 梁枋拼镶

4.4 柱的斗接

第五章 万佛楼施工流程

5.1背景与意义

5.2案例分析

5.3其他参考

5.4虚拟再现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北京北海公园西北部的万佛楼始建于乾隆年间,曾以其三层楼阁造型而冠于京城,与毗邻的阐福寺大佛殿组成北京重要的天际轮廓线。因种种原因,于1965年被迫拆除保存。2010年,在民族融合背景下,万佛楼复建工程启动。
  为了实现万佛楼复原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等目标,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档案文献、历史图档和照片,调研勘察遗址遗存,比对同时期同类型现存建筑实物等资料的基础上,理清复原依据,据此进行建筑内外形式、做法和尺寸的设计;与此同时,针对清代乾隆年间皇家建筑大木的细部做法和施工流程进行专题分析和总结,提出契合万佛楼的专属做法,并利用虚拟技术手段进行了再现。此外,探索BIM技术在万佛楼复原各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古建筑BIM族的规划,发挥BIM技术“信息化”的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