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光玻璃电流互感器与磁流体全光纤电流传感方式的研究
【6h】

磁光玻璃电流互感器与磁流体全光纤电流传感方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开发背景

1.2光学电流互感器的研究概况

1.3本人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磁光玻璃光学电流互感器的理论分析

2.1法拉第效应

2.2MOCS的理论模型

2.3差除和的信号检测方案

2.4 MOCS的基本测量参量及影响因素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磁流体的全光纤电流传感方式的理论分析

3.1磁流体的概念

3.2磁流体光学特性

3.3基于MF的全光纤电流传感理论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棒状磁光玻璃光学电流传感头的可靠性实验研究

4.1实验系统的搭建

4.2棒状MOCS传感头的基本性能研究

4.3环境温度变化对棒状MOCS测量性能的影响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磁流体的全光纤电流传感方法的实验研究

5.1全光纤电流传感方式传感器的制作

5.2基于磁流体AFOCS的实验分析

5.3反射式全光纤电流传感方式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种电流传感方式的总结分析

6.1不同传感理论带来的差异

6.2应用中的差异

6.3本章总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工作总结

7.2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对于光学电流互感器(OCS)的研究正处于一个瓶颈阶段,自身的双折射和温度影响因素一直难以得到解决。也是导致光学电流互感器难以在实用中推广的重要原因。很多高校和研究所均在进一步进行相关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但拥有真正实用价值的突破却鲜有报道。而光学电流互感器相比于传统电子互感器存在着诸多优点,这使其未来在电力部门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也被人们所看好。针对此种情况,本课题组决定也参与到光学互感器的研制过程中来,希望能有所创新和突破。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1)本文主要研究了是棒状磁光玻璃型光学电流互感器(MOCS)。完成了实验系统的搭建,和针对磁光玻璃型传感头进行的一些应用前期实验验证。实验系统的搭建包括硬件系统的建立和基于labview的信号处理软件编写。构建一套完善的大电流仿真系统。进行了传感器的重复性、测量范围、灵敏度和光源功率影响情况的基本性能实验。给出了传感器相关基本参数。并进行传感器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探究,给出了传感器输出与磁场变化、温度变化三者之间的明确变化数学模型。提出温度补偿的解决方法。
  (2)本文不仅仅研究了磁光玻璃型光学电流互感器的信号处理,而且还对全光纤电流测量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利用新型材料磁流体(MF)与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SMS)相结合,制作了基于磁流体和单模-多模-单模结构的新型全光纤电流传感器(AFOCS)。该电流传感方式是完全利用输出功率衰减进行测量,不仅简化了信号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光学电流传感领域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初期采用的是直通型的传感器,寻找到合适的传感波长,然后利用窄带激光器搭建了一套完整的电流检测系统。后期又对系统进行了改进,为了提高传感灵敏度,将直通型传感器改为反射型,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将原先的窄带激光改为高斯型的宽带光源,并从原理仿真上验证实验原理的正确性。还对传感器的安装角度问题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当传感器的轴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时候,传感器测量灵敏度最大。
  (3)给出了两种电流传感方式的一个整体比较。包括检测原理不同所带来的信号处理方式的不同和影响其性能因素的不同;在将来实际应用中两种传感器的检测对象也有所差别,磁光玻璃型的电流互感器对交直流都可以检测,而磁流体型目前的研究只能认为其可以进行高压直流检测,交流还是受到限制。但我们相信随着团队的研究深入,交流也是可以突破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