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相对业绩评价的薪酬激励效果研究
【6h】

基于相对业绩评价的薪酬激励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相对业绩评价的文献综述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 小结

第3章 问卷调查的研究问题和假设

3.1 问卷调查的研究问题

3.2 问卷调查研究的理论分析和假设

3.3 小结

第4章 问卷调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4.1 员工感知的RPE应用现状研究

4.2 员工感知的RPE应用差异研究

4.3 相对业绩评价的潜在影响因素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实验研究的问题和假设

5.1 实验研究的问题

5.2 实验研究的理论分析和假设

5.3 小结

第6章 实验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6.1 相对业绩评价的薪酬激励效果研究

6.2 相对业绩评价的薪酬激励差异研究

6.3 行业竞争程度对RPE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

6.4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相对业绩评价(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简称RPE)是一种绩效评价手段,在评价经理人业绩时添加合适的比较标准,能够有效减少系统性因素的干扰,从而增强经理人业绩与其个人工作行动之间的关联性。在委托代理关系中,有效的激励既是对代理人的补偿,也是委托人成本效益最大化的体现。薪酬作为激励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与适当的业绩评价方法关联使用会产生更大的效用。因此对业绩评价和薪酬激励的效果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融入行为科学来研究相对业绩评价应用及其薪酬激励效果。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我国企业员工对RPE应用状况的主观感知程度及差异,RPE对员工潜在的激励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对RPE的应用程度相对较高,而企业员工对RPE应用的主观感知程度整体较低;RPE的潜在激励效果受到环境风险的影响。在工作任务不确定性越大和行业竞争程度越高的环境中,员工对RPE的认同度越高,RPE的潜在激励效果越好。
  二是基于问卷调查中对RPE潜在激励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本文使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结合环境风险因素对RPE的激励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基于相对业绩评价的薪酬激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薪酬制度相比,基于相对业绩评价的薪酬制度具有更好的激励效果。同时,RPE的激励效果在行业竞争程度越大的环境中,表现得越明显。
  从本文的研究结论思考,可以对我国相对业绩评价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结合员工对RPE的感知状况和RPE的薪酬激励效果,我国企业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强RPE的应用,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不同工作背景的员工针对性地使用RPE评价方法,更好地评价和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本文在研究角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具有创新之处。分别是从一般代理人角度出发,寻找激励效果的有效替代变量,利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相对业绩评价进行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