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地”信息技术辅助建筑遗产保护规划探索
【6h】

“空-地”信息技术辅助建筑遗产保护规划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范围的界定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4研究目、内容及意义

1.5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的信息需求分析

2.1现有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流程

2.2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的信息需求

2.3建筑遗产信息成果获取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地”信息采集技术成果的获取、分类及其优势

3.1“空-地”信息采集技术成果的获取

3.2“空-地”信息采集技术成果的分类

3.3新型低空信息采集技术成果的优势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地”信息技术辅助建筑遗产保护规划探究

4.1胡卜村传统村落案例背景

4.2 “空-地”信息技术辅助保护规划前期信息收集

4.3 “空-地”信息技术成果辅助建筑遗产现状研究分析

4.4 “空-地”信息技术成果辅助建筑遗产保护策略的制定

4.5“空-地”信息技术辅助建筑遗产规划实施监测

4.6“空-地”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于遗产保护的未来发展浅析

4.7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拥有数量丰富、类别多样的建筑遗产,随着建筑遗产保护对象的不断扩大,需要保护的建筑遗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保护工作迫切。当前政策制度下,保护规划是主要的保护手段,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需要以详细信息资料作为基础,因此保存现状信息的高精度获取至关重要。
  传统的建筑遗产信息搜集主要依靠文献搜集以及现状资源调查,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测绘成果可以满足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图纸存档的初步需求。但是,随着建筑保护理念及保护需求的转变,二维线划图、照片等传统测绘成果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建筑精确记录、数据重现、现状分析、多重展示等保护规划工作的需求,与此同时无人机技术飞速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信息采集技术逐渐成熟,基于空、地平台的信息化“空-地”信息采集技术应运而生,是包含地面平台和低空平台的立体化的信息采集技术,其技术成果涵盖空中平台获取的外部空间数据与地面设备采集的室内外数据。“空-地”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快速、覆盖面积大、获取信息齐全等特点,与传统的卫星照片、低精度地形图等基础资料结合能够很好的满足当前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信息收集、策略制定、规划编制及规划实施监督的信息需求。
  “空-地”信息技术在保护规划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保护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当前背景下,“空-地”技术及其成果的研究以及其辅助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的实践还处于尝试阶段,遗产规划人员对新成果的利用方法、策略不成熟、不熟悉,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作为指导。本文以现有的建筑保护理论、保护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及保护需求为依据,将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流程总结为:建筑遗产信息收集、分析及评估、保护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及监测四个阶段,并有针对性的分析总结了当前背景下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各个阶段的信息需求;以当前“空-地”信息技术和建筑遗产保护需求为基础,跨学科阐述了“空-地”信息采集技术成果的获取手段方法、梳理了其成果种类及其成果在获取和使用方面的优势。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尝试性的从理论层次阐述了“空-地”信息采集技术及其成果在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各个阶段的应用,同时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引用胡卜村传统村落等具体案例从实践角度进行了说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述了“空-地”信息采集技术对于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的辅助作用。本文力求全面细致的总结低空新型测绘成果,探讨其在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及扩大其应用价值,从而为丰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的技术手段和增强其科学性、合理性提供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