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混合气活性与浓度分层的高预混合燃烧新技术的试验研究
【6h】

基于混合气活性与浓度分层的高预混合燃烧新技术的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 论

1.1 引言

1.1.1 内燃机的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

1.1.2 内燃机排放所导致的大气污染

1.2 均质压燃,低温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均质压燃低温燃烧技术的提出

1.2.2 混合气分层控制的低温燃烧研究

1.2.3基于燃料特性的低温燃烧研究

1.3 基于混合气活性与浓度分层控制的高预混合燃烧研究

1.3.1 基于混合气活性与浓度分层控制的高预混合燃烧的提出

1.3.2 基于混合气活性与浓度分层控制的高预混合燃烧的研究进展

1.3.3 基于混合气活性与浓度分层控制的高预混合燃烧的瓶颈问题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2.1 多缸双燃料HPCC发动机试验系统

2.1.1 多缸机试验台架

2.1.2 试验发动机

2.1.3 双燃料喷油控制系统

2.2 单缸双燃料HPCC发动机试验系统

2.2.1 单缸机试验台架

2.2.2 单缸试验机燃油系统

2.2.3 电液可变气门系统

2.3 主要测试分析设备

2.3.1 缸压采集和燃烧分析系统

2.3.2 排放测量仪

2.3.3 EGR的实现及测算

2. 4 主要参数定义及边界条件控制

第三章 多缸HPCC发动机燃烧模式设计的试验研究

3.1 小负荷工况不同燃烧模式对燃烧、性能和排放影响的研究

3.1.1 不同燃烧模式的燃烧特性对比

3.1.2 不同燃烧模式下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对比

3.1.3 EGR方式和燃烧模式优化的对比

3.2 中等负荷工况HPCC燃烧策略及其优化研究

3.2.1 中等负荷喷油模式对HPCC燃烧、性能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3.2.2 HPCC负荷上限工况的燃烧、性能与排放特性

3.3 压缩比对不同燃烧模式及HPCC大负荷扩展的影响

3.3.1 压缩比对小负荷工况的影响

3.3.2 压缩比对中等负荷HPCC的影响

3.3.3 基于小压缩比的燃烧模式设计策略及负荷扩展的研究

3.4 基于燃烧模式设计实现全工况高效清洁燃烧的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直喷燃料理化特性对HPCC影响的试验研究

4.1 直喷燃料的挥发性对HPCC燃烧、排放与性能的影响

4.1.1 不同喷油压力下直喷燃料的挥发性对HPCC的影响

4.1.2 不同喷油时刻下直喷燃料的挥发性对HPCC的影响

4.1.3 不同汽油喷射比例下直喷燃料的挥发性对HPCC的影响

4.1.4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直喷燃料挥发性对HPCC的影响

4.2 直喷燃料十六烷值(活性)对HPCC燃烧、排放与性能的影响

4.2.1 不同EGR率下直喷燃料十六烷值对HPCC的影响

4.2.2 不同喷油时刻下直喷燃料十六烷值对HPCC的影响

4.2.2 不同气道喷射比例下直喷燃料十六烷值对HPCC的影响

4.2.4 相同燃烧相位下直喷燃料十六烷值对HPCC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汽油/PODE HPCC的试验研究

5.1 PODE理化特性及研究方案

5.2汽油/PODE HPCC与汽油/柴油HPCC的对比研究

5.2.1缸内喷油时刻对汽油/柴油与汽油/PODE HPCC的对比

5.2.2 相同燃烧相位下汽油/柴油与汽油/PODE HPCC的对比

5.3燃烧控制参数对汽油/PODE HPCC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5.3.1汽油比例对汽油/PODE HPCC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5.3.2喷油时刻对汽油/PODE HPCC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5.3.3混合气浓度对汽油/PODE HPCC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5.4汽油/PODE HPCC大负荷工况扩展的策略研究

5.4.1基于当量燃烧的汽油/PODE HPCC大负荷扩展研究

5.4.2基于进气门晚关策略的汽油/PODE HPCC大负荷扩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