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手性席夫碱(Salen)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研究
【6h】

新型手性席夫碱(Salen)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1.1 Salen金属配合物的分子识别研究进展

1.2 Salen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3理论化学的研究进展

1.4本论文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手性双核Salen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1试剂与仪器

2.2合成

2.3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附录图

第三章双核Salen Zn对含氮小分子的分子识别及量化计算研究

3.1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3.2实验部分

3.3结果与讨论

3.4理论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新型单核Salen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分子识别

4.1新型单核Salen配合物的合成

4.2结果与讨论

4.3单核Salen Zn对咪唑类的分子识别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新型Salen配体及配合物,并对锌配合物进行了分子识别和理论化学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新型手性Salen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新型手性Salen中间体,并采用它合成了双齿Salen配体及四种金属配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详细讨论了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的性质。用激子耦合理论解释了此类化合物的圆二色Cotton效应及裂分。Cotton裂分的方向依赖于环己二胺的构型。(R,R)环己二胺的构型决定了Salen化合物的手征性为负。 合成了一种新型不对称单Salen配体及其锌、铜配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Uv-vis光谱进行了表征。 2手性双核SalenZn配合物对咪唑、二胺类客体分子识别及量化计算研究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体双核SalenZn(Ⅱ)与咪唑、二胺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结果表明:对咪唑类客体的平衡常数顺序为Kθ(Im)>Kθ(2-MIm)>Kθ(EMIm);对二胺类客体平衡常数的顺序为Kθ(DAP)>Kθ(DAE)。主体与咪唑类客体的配位数为2,与二胺类配体的配位数为1。测定了识别过程的热力学函数△rHmθ、△rSmθ,发现该类反应为放热、熵减过程。采用圆二色光谱研究了识别过程的Cotton效应变化。用分子力学方法研究了主客体的最低能量构型。 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体单核SalenZn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平衡常数顺序为Kθ(Im)>Kθ(2-MIm)>Kθ(EMI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